赋能三连三排 米粒
思考能力的提升、思想的丰富往往是一个人独自成长的漫长旅程,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更像是独行的垂钓者,长时间的等待,偶尔的欢欣收获。
然而,在行动营的22天打卡中,我体验到众人结网而渔的乐趣。通过指定书籍、打卡材料的阅读、思考和输出交流,通过大V的专题分享,关于思考、沟通、写作、演讲,在22天里,我收获良多。
行动营刚开始两天,我又收到小猫排长的私信:米粒君,你连续两天的输出都没到十条,是碰到什么问题了吗?
虽然,当时回复说,主要是时间紧张。但其实,是我固有的观念认为读书、思考的收获,不在于多,只要抓住核心精髓就好。所以,一开始,接连几天的输出打卡,都是按照自己的旧习惯来,能输出多少是多少。如果没有小猫排长的特别问询,我并不会太在意输出的条数。
既来之则安之,抱着这样的心态,为了不辜负小猫排长的热情关注,我开始认真去改变写作输出的方式。由此,引发了我新的成长之旅。
为什么不能快速输出十条?这是我开始执行十条输出要求后,就遇到的问题。一开始以为简单,只是变换形式,但执行起来才发现,不能快速输出十条,是我对书本、材料的阅读和思考方式存在不足,还有待提升。
在前期的十天,每天一本书,并且要快速输出十条,对我而言,很有压力和挑战。为了达标,在工作、生活之外有限的可支配时间里,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打卡任务。每天晚上8点半到10点甚至11点,几乎都成了我学习、打卡的固定时间。观摩其他老铁的输出作品、对比思维的差异、研究输出的套路,紧张的打卡练习……发现差异并试图去挖掘规律,倒也乐在其中。
虽然,直到现在,我也完全没能达到在1个小时内完成不低于800字快速输出的小目标,但是,还有什么比进一步了解自己,找到自我难以察觉的不足、看清自我成长的方向更让人欣喜呢?
有人或许会问,你具体都有哪些收获和改变呢?我没有变得特别自律,没有从“夜猫子型”改变成“晨起型”,也没有开始变得特别坚持某个好习惯,我还是原来的我,没有变得让人不可忽略的优秀。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某些微小而有力量的改变在悄悄发生:我在改变表达的方式,我在有意识地在写作时运用故事的力量;我更热衷于观察生活,并把生活关联上书本;我清楚地分析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少数;我的零散时间变得和设定目标更高度相关;我开始练习从微小的进步中获取信心和满足感;我更热爱阅读,并且,有了新的阅读方式……
所以,一切只是开始,但这些开始便是难得的收获。在不短不长的22天里,感谢连长媛姐和小猫排长的鼓励、监督,感谢赋能三连全体老铁的结伴而行,有幸与你们在秋天结网,在秋天收获满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