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家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其实就是给予他们一笔可贵的财富。
从教育的各个环节来看,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将游戏与知识串联起来,那么就可以让孩子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特别是对于学习数学这样一门在不少人眼里都感觉“枯燥”的学科,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数学,如何避开数学学习中的误区,其实是非常值得考量的事情。而从数学游戏入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扑克牌在家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玩扑克牌是存在抵触心理的,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或是变得“不务正业”。这其实就是一种误区。
扑克牌是很好的学习数学的工具,玩扑克牌也是非常典型的数学游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数数、认数、相邻数等,也会知道顺序、倒序、大小的变化。对于一个年龄稍小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够将1-10的扑克牌“玩熟”,那么1-10之间的数的排序、相邻数、分合也就绝不会成为难题了。在孩子学数学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往往脱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有的家长以为教得越多越好,把数学当成一种死的知识来教;有的家长自以为让孩子数100以内的数,背背口诀,做做加减法就行。这样的操作方式,只能让孩子对于数学越来越失去兴趣。
实际上,学数学的意义在于锻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数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帮助孩子理解数的概念,了解简单的几何形体,学习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有一些简单的数学操作技术等多方面,这几个方面不分轻重,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孩子逻辑思维的同时,还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数学来源现实生活,因而也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应用于现实生活。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数学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善于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进行教育,善于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真正能够学会并理解数学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