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哲思
《呼兰河传》丨童年生活是萧红成为作家的根

《呼兰河传》丨童年生活是萧红成为作家的根

作者: 夏之梦莲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13:30 被阅读0次

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自传体,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书写呼兰河畔的小镇,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作,各种各样人的生死,欢乐与悲哀。折射出悲悯的深度人性,给人一种宽广的胸怀,召唤真情与温暖。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出生在黑龙江呼兰河县,一个封建地方家庭,萧红在哈尔滨读中学时,接触到进步思想和优秀的中外文学。一生命运坎坷,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年仅31岁病逝于香港。

这本书是萧红在香港写的,由于一生辗转各地的飘泊,使身在香港并生病的萧红,遥远的家乡再也回去不,遥望家乡,打开那记忆的闸门。一幕幕与祖父童年相处的幸福时光,在大自然中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接触见过的家乡草根小人物的命运与艰难的生活,在记忆中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的挥之不去又萦绕于怀。

祖父是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最爱她的人。祖父热爱自然,淡泊名利,富于爱心,饶有生活情趣。

萧红九岁时,她的母亲有病去世。父爱的缺席。她的童年与年近七旬的祖父生活在一起。祖父最关心疼爱她。给她的童年生活带来许多温暖。带着她在家中后园拨草铲地,她把韭菜当野草割掉,祖父教她认识谷子是带忙针的,狗尾草则没有,毛嘟嘟的。

祖父的善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行为,和那颗不老童心影响着童年的萧红。她把祖父草帽上插了二三十朵花,祖父边拔草,还说这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闻得到。祖父遇到小孩,开玩笑让小孩看天空飞个家雀,趁机把孩子的帽子取下来,放在长衫下边或袖口里头,祖父和孩子们一齐笑得不得了。

一次,一只鸭子掉进了井,祖父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她吃,并让她蘸着韭菜花和盐吃,祖父捏几个盐粒放在鸭肉上,让选嫩的吃,祖父等她吃剩下了才吃。

生活的诸多小细节,写出了萧红与祖父之间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祖父的喜爱和深情。祖父给予她最深沉的爱,成为她生命中记忆最深的温暖回忆。

她闹着睡在祖父那屋,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念诗。祖父教《千家诗》口头传诵,不知诗什么意思,觉得念起来的声音好听,越念越有趣味,念了十几首之后,祖父开讲了。这样她好奇的问,祖父再教新诗,一定先讲。

祖父是她的启蒙老师,文学路上的领航人。

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陶冶了萧红的性情,使她纯净灵性。向往自由成长,渴望更广阔的世界。

萧红童年独自在大自然中的快乐玩耍,她喜欢捉蒿草上飞舞的蜻蜓,搜索着吃蒿草里边长着的象山葡萄似的小果子,累了就躺在蒿草里边睡着了,厚厚的蒿草当褥子,还能遮着荫凉。

看着天上的火烧云,忽然变成了一只凶猛的大狗,而后似乎跟着几条小狗仔,小狗跑着就不知跑到哪里了,又找到了一只威武的大狮子。一转眼,一低头,天空中的大狮子也找不到了。

观看后园中的花草蔬菜,花开了象花睡醒了,虫子叫了像似在说话,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倾听昆虫的鸣叫,仿佛在于自然倾心交谈,她的心事大自然最懂的。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她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充满了幻想好奇,想象力飞升,与自然融为一体,欣赏着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陶醉在自然的温馨静谧之中,除去浮躁,让内心归于宁静,无形中锻炼了敏锐的观察力。为她的文学素养无意中的培养。

家乡的民众生活情系萧红的心底

萧红对家乡怀着深深的情愫,从家乡坐着送大白菜的马车逃跑之后,她再也没有回到家乡,一生艰难坎坷漂泊着,在生命的最后旅途中,更加怀念生养她的那片黑土地,思念萦绕在心间的家乡,还有那家乡熟悉的人。

在家乡的平凡草根人物,给予她的心灵的微光,萧红童年走入到草根的劳动人们的生活中,贫苦大众生活的悲苦,与艰难的折磨深深地印在她脑海中。也感受到真诚善良的人性。萧红的这种草根情怀,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的思想打下基础。

呼兰河的一些小人物的命运,在萧红的笔下描绘得栩栩如生。小团圆媳妇由一个活泼女孩到婆婆家后,从被婆婆给她下马威挨打,到生病被用迷信方法治病后致死,悲苦可怜的一生,揭露了封建迷信对当时人们思想的麻痹。读起来确实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氛围震憾到。

还有冯歪嘴子独自喂养着两个孩子在艰难的生活着,周围人的嘲笑和冷漠,生活的困苦交加没有让冯歪嘴沉沦,反而在这样的生活困境中,他艰难而乐观地活着。

萧红把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写生动形象,仿佛在看一部民国的黑白影像记录片,进入小说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本《呼兰河传》是不愧为惊世之作,文体介于散文诗歌与小说之间,带着东北方言,口语化的简炼语言,给人耳木一新的感觉,沉浸在故事当中,牵动着读者的情感。

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时光的冲洗,依然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吸收着文学的营养,感受着萧红童年的记忆。为她短暂的人生,留下许多珍贵的作品,深深赞叹不已,《生死场》是她的成名作。在她的作品中,感受着她那独特的生命历练,追索着她的文学的足迹。

被萧红的文笔所折服,她写的故事牵动着心灵,头脑中的那根弦紧紧地为人物命运绷着这就是萧红写作的功力不凡。作家萧红象天上的慧星,消失于文学的星河。但留下的文学上的光芒是永恒的。

相关文章

  • 童年是一首歌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写的童年往事。 20世纪20...

  • 《萧红》电影赏析及观后感:她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从异乡到异乡

    【文字家园】 我知道萧红,是因为她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

  • 读书打卡

    我今天读了呼兰河传。 1、《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

  •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是近代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品,主要记叙了萧红早年在故乡呼兰河的生活经历,属于她的自传。《呼兰河传》的写作背...

  • 《呼兰河传》丨童年生活是萧红成为作家的根

    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自传体,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书写呼兰河畔的小镇,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作,各种...

  • 《呼兰河传》——东北小城的鸡毛蒜皮

    《呼兰河传》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为自己童年故乡呼兰河所写的传记。呼兰河这座小城位于我国的冰雪城市——哈尔滨。...

  • 童年是一首诗

    《呼兰河传》记述的是萧红童年的往事。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的笔名。她出生于黑龙江的呼兰...

  • 读书 | 《呼兰河传》书评

    简介:《呼兰河传》写成于1940年,是萧红最后的著作。呼兰河城是萧红的故乡,是她童年生活的地方。小说共七章,细致地...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这座小城,承载着萧红的童年生活。《呼兰河传》于1942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所作,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

  •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是一座小城,作者的童年在这里度过,讲述了作者童年周遭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呼兰河传》丨童年生活是萧红成为作家的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cp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