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作者: 半斤v5 | 来源:发表于2020-02-19 10:27 被阅读0次

《看见》读后感

这是第一次接触柴静的作品,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记者这个行业的不容易。不但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心理认知以及耐力方面都要异于常人。

这本书让我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故事里的人都是这个社会最普通的群体,有的甚至是比较底层的群体,他们的处境是我们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他们的痛苦也是我们常人所无法承担的。

故事中几个故事比较印象深刻,

一是非典时期的医护人员和被感染的人,疫情中的人们是痛苦和绝望的,想想目前武汉所面临的同样的疫情,对于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感受应该也是一样的。

二是为了争取权益的公益律师,他说的一句话比较经典,权利如果不用来伸张正义,那和一张白纸有什么区别。今天你不会这权益争取,明天你的房屋所有权、自由权甚至生存权都无法保障,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该争取的权益我们不能漠视,中国人已经被权威压制很久,中国的未来是否还有创新改革,这点精神还是必须有的。

三新闻的目的是揭露事实,不能单方面从你认识中的弱者角度出发。书中讲了征地的问题,开发商去和农名拆迁,导致农民死亡。单从一方面的角度,我们会主观认为是开发商的问题。单事实是,当地政府已经从开发商那里拿了钱,征不了地政府也没打算把钱退还给供应商,所以开发商出于两难问题。

四华南虎事件,觉得是个很愚昧很可笑的问题。当地没有实际论证华南虎的存在的客观条件,从农名到镇长,到市里,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毋庸置疑,基层的工作人员能力欠缺就罢了,市级以上也范这种错误,只能说明中国用人和管理上出了问题。一个可笑的玩笑,弄得全国皆知。最后才知晓为什么华南虎很少,是因为1959到1977年捕猎过度,导致华南虎面临灭绝,居然也是人为迫害的。

五中国的征地问题。城市的土地属于国有财产,但是农村的土地缺不是,这是宪法出了问题。农村当地政违规批地给开发商,其中利润的40%-50%到了开发商,20%-30%到了当地的政府,10%左右到了镇领导那里,真正到了农民手上的只有5%-10%,农名可能还会因为没有了土地,面临收入和社会保障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在应该还是存在的。

六大三学生伤害被撞女人事件,他们故事是主要的角度是去采访伤人者家庭,了解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这个事件让人应该真正的去反省,真正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一个人的成长期对于一个人一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是很多父母并不懂的怎么去教育。还有我们正常人与恶的距离,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近很多,一时冲动的举动在我们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

本书总得来说,很值得阅读。现今也难有这种好的新闻能够把社会的真实给观众如实反映。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读后感

    在这个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来源四面八方,公众的话语权也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难以找寻出路。...

  • 《看见》读后感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此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的坝。 这本书的作者,是...

  • <<看见>>读后感

    对柴静没什么太多印象,依稀记得她主持过什么调查类的节目,似乎叫《新闻调查》,节目里的她总是穿着朴素,拿着笔记本面对...

  • 《看见》读后感

    《看见》

  • 《看见》读后感

    距离考研屈指可数了,我还抽空看完了《看见》这本书。 柴静写的,心里有点喜欢这个临汾的女记者啦,觉得很真实,就像书里...

  • 《看见》读后感

    《看见》是我很早之前就买了的一本书,记不得当初为何要买它,但买回来之后匆匆翻了几页以后就被我束之高阁。就在前不久,...

  • 《看见》读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翻阅了《看见》这本书,还记得那是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市中心一家不大的书店随意阅读,相中《看见...

  • 👉《看见》读后感👈

    这个寒假读了柴静的一个作品《看见》 柴静,央视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

  • 《看见》读后感

    在《看见》一书中柴静写了她在十年前当直播主播时的采访每个故事的始末。也是她当直播记者酸甜苦辣的经历,她从自己当记者...

  • 《看见》读后感

    《看见》这本书并不是若干个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组成的,而是真实的记录了一个记者十年间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亲身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go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