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过一家店门口,看到有人拿着手机,仰头在拍着什么,还有两个孩子也仰着头在那里嚷嚷。
我顺着他们的目光往上一看,心里一阵惊喜:在店门口的监控器上,竟然有一只燕子窝!
里面有好几只小燕子,它们伸着小脑袋,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旁边的树梢附近,可能是它们的爸爸妈妈吧?

它们是在给小燕子捉虫吗?燕子宝宝一个个张着大嘴,争先恐后地等着投喂。燕妈妈轻盈的翅膀划过优美的弧线,一下子掠过小燕子张开的大嘴,还没等人看清喂了什么,就已经飞开去了。
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一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
真没想到,渐渐消隐在人们的记忆里呢喃,又活生生出现在耳边,出现在喧嚣的水泥丛林里,真是让人意外!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轻快俊俏的翅膀,一条形似剪刀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啊。
当其它鸟将巢穴筑在大树和深山中免遭人类袭击时,燕子却栖居在人类的屋檐下。过去,只要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里。
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
每到春天,人们都会盼望着燕子在家门前呢喃的声音,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燕巢。这些,早已是幼时记忆中的事情了。在如今高楼林立的都市里,这一切不过都是奢望。
燕子寓意着美好、温暖、和谐与自由。它是所有鸟雀中与人最亲近的,与人睦邻,常常筑巢于堂前,安家于人居,在这里繁衍子嗣,培育后代。
它是上苍给予人类的美丽的馈赠,所以燕子长久地存在于人类的文化记忆中,承载着人们对世界、对生活的种种情感和理解。
在瑰丽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燕子的描写。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刘禹锡《乌衣巷》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首。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有意思的是,燕子筑巢的这家店的店名叫“中国制造”,它们可真会选址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