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4岁首次参加比赛,全国16强。因发球手法不标准,特训1个月发球,得以改正。
第二次,为比赛做体能准备,跟妈妈一起跑步。
第三次,为克服对年长对手的恐惧,靠墙打球,培养进攻力。
第四次,10岁成为职业选手,拿到多次全国冠军,走出舒适区,来到中国,却被打懵。
第五次,因为身高劣势,修炼王子发球,高抛低打。
第六次,12岁离开父母,为打破被中国选手打懵的局,独自一人来到中国打职业联赛。向更强的对手学习,来逼迫自己提升。
第七次,14岁,得到国家队教练指导。教练记录详细的福原爱打球笔记本,及时的复盘和指导,给她更大的助力。
第八次,北京奥运会失利后,到广州打职业联赛,跟高手训练,并培养在严苛环境的表现力。
终于,2012年奥运会拿到团体亚军,达到人生巅峰。2016年奥运会作为队长,承受身体多处受伤的伤痛,带领团队拿到团体季军。
福原爱的24年修炼过程,始终是沿着乒乓球专家这条线走的。分别经历了基础技能修炼、身体基础修炼、心理修炼、跳出舒适区、修炼必杀技、个人修行、得到名师指导、跟高手训练,最终成为专家,拿到奥运会亚军。整个过程,是专业技能、也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修行。10岁前,是妈妈的陪伴,帮助她克服比赛的压力,打跑内心深处不想练球的小人,为她24年持续练球打好基础,也为她后来独立、走向更大的世界做好准备。10岁后,她一步步的进阶,从初来中国被打懵,到坚持训练,逐步成为专家,靠自己对乒乓球的热爱和不服输的支撑下,持续的练习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