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佛都是那么神秘高深,尤其是那些佛经,更是让人看不懂。最主要的是,中国的寺庙也多,那些念经诵佛的人,我看着也是另类。我一直不了解佛。
自从看了昌如老师这本《行者玄奘》,我心颇悠然,仿佛得道一般。
昌如老师本身也是佛教居士,他很虔诚地写下这本书,乃是缘于读了《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如果一个人不热爱,他是写不出唐玄奘的,可见,玄奘精神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玄奘,何许人也?一个和尚,一个历时19年,途径56个国家和110个城市,穿越新兴大唐王朝、从马背上的突厥人到神秘的中亚,最终到达多种思想大碰撞的印度。取回1335卷经文,行走5万里路,成就里人类史上难以逾越的徒步修行之旅。
目前,流行一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认为,我们的诗和远方,就是寻找那个未知的自己,是在旅途中发现自己的一种形式,生活即修行,为什么修行?正视痛苦和追求美好安逸。当然,这是一般人的理想,而伟大如玄奘,他的徒步修行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壮举。
昌如老师用简洁美好的文字,从玄奘小时候与佛结缘开始写,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既有历史小说的内蕴,又有自传小说的精彩。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佛。
一开始,我便被书中的描写所吸引了,如《行走玄奘》第一章中“风渐渐弱了下来,地上的流沙如金色的水银般流动着,不经意间冲刷出一具惨白的头骨,为这个亘古荒芜的地方增添了一分死寂。”,“一匹瘦弱的老马,正在沙丘中努力的想要站起来,它浑身瘦骨嶙峋,原本红色的鬃毛已被尘土染黄,看上去长短不齐疙疙瘩瘩,细细的淡黄色沙粒不断地从它的鬃毛里抖落下来,落在那已被沙土埋了半截的另一个生命体的身上。”
这些文字,文笔老辣,犹如身临其境,读完整本书,就像跟着玄奘旅行一般过瘾。
书中不仅仅是描述玄奘的一生,也有经过作者娓娓道来的佛学观点,甚至,对普罗大众的佛学知识的注释,实际上也是一种佛学知识的普及吧。完全看经书,我相信大多数人是看不太懂的,经过昌如老师的注解,通俗易懂,一点也不费力。
《行走玄奘》绝对不是一个人的朝圣,玄奘大师的修行,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对佛的了解,而是学习佛的精神,这是一本励志的书籍,这是一本激荡心灵的书籍。同时,这又是一本文笔秀丽的小说,文风隽永,读后有如沫春风般的感觉。
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想想玄奘大师的不畏艰险的坚持,我就会去寻找突破,每当我在生活中孤单的时候,我想起了玄奘大师的跋涉,若不是他用尽自己的青春、汗水、坚持、执着和近乎偏执的信仰,我想,他如果像我等凡人一般不克服七情六欲,成功何来?
《行走玄奘》讲述的不止是普通人的故事,更有普通人经历不到的痛楚。这就是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要想生活有意义,要想心灵有所安放,要想淡定与从容,也许书中不会给你确定的答案,但,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掩卷沉思的时候,你会感谢作者昌如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