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天刚蒙蒙亮,福田口岸的出境大厅已透着几分热闹。
清晨7点20分,三十多人的队伍陆续集结,橙色的队旗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7点30分,队伍准时出发,得益于早高峰前的顺畅,仅用10分钟便完成通关,7点40分顺利通过香港关,领队反复叮嘱大家妥善保管好通关纸,这是后续行程的重要凭证。
穿过通关大厅的屏风,乘坐滚梯上行,大家纷纷用八达通或支付宝扫码进入港铁站。短暂等待10分钟后,7点50分,列车准时发车。车厢里,队友们或低声交谈,或欣赏窗外掠过的城市风景,时光在平稳的行驶中悄然流逝。8点45分,列车抵达金钟站,我们抓紧时间前往站内洗手间稍作休整,随后立即乘坐滚梯下行,换乘南港岛线。8点50分,我们登上前往黄竹坑站的列车,10分钟后,也就是9点整,列车准点到站。
从B出口走出,乘坐直梯抵达地面,循着立交桥的方向,我们开启了短暂的步行导航。清晨的香港空气清新,街道整洁,20分钟后,即9点20分,香港仔码头的轮廓映入眼帘。买船票时得知,单程票价30港币,大小同价,且仅接受小面额现金或八达通支付,大家纷纷兑换零钱、刷卡购票。登船后,发现船体分为两层:一楼如同“桑拿房”,闷热却带着海风的湿润;二楼则是舒适的空调房,还有开阔的阳光房,大多数人都选择在二楼安顿,期待着海上的风景。
船程比预想中漫长,却也充满乐趣。队友们在阳光房里拍照谈笑,看海水从近岸的浑浊逐渐变为深海的湛蓝,远处的岛屿如同散落的翡翠,偶尔有海鸟低空掠过,留下清脆的鸣啼。将近两个小时的航行后,11点整,船只稳稳停靠蒲台岛码头,香港最南端的土地,终于在我们脚下展开画卷。
我们的计划是走蒲台岛大环线。刚踏上岛屿,眼前便是茂密的植被,所谓的“路”更像是被前人勉强踩出的痕迹。领队手持登山杖在前开路,我们紧随其后,在荆棘丛生的林间艰难穿行。枝条划过衣袖,脚下的碎石不时打滑,却没人抱怨,反而因这份探险般的体验愈发兴奋。攀爬至山顶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360度无死角的海景铺展开来,湛蓝的海水与天空相接,远处的渔船如同点缀在蓝丝绒上的白点,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雄浑而治愈,让人瞬间忘却城市的喧嚣。
拍完合照,吃点东西稍作休整后,我们沿着羊肠小道继续前行。山路蜿蜒曲折,时而陡峭,时而平缓,每一步都有新的风景。首先抵达观日亭。观日亭位于蒲台岛的牛湖顶,牛湖顶海拔188米,是蒲台岛郊游径的最高点 。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昂装以及最前端的126灯塔,视野十分开阔,能将360度海景尽收眼底 。亭子周边环境较为原生态,部分路段需要攀爬,沿途可以欣赏到蒲台岛独特的花花岗岩地貌和自然风光。
接着,“灵龟上山”映入眼帘,一块巨大的岩石形似昂首爬行的乌龟,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挣脱大地的束缚,奔向茫茫大海。
上传中,请稍候...
沿途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佛手石”,这块天然形成的岩石酷似一只巨大的手掌,五指分明,掌心朝向大海,仿佛在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安宁。队友们纷纷在此合影,试图将这神奇的自然造物与自己的身影定格。
不远处的“僧人石”则另有一番意境,岩石宛如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人,默然伫立,凝视着远方,透着几分禅意与肃穆。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126灯塔,126灯塔又称南角咀灯塔,是香港的第126座灯塔,也是香港最南端的灯塔,被誉为“香港南极”的标志性建筑。它位于蒲台岛的南角咀,建于1970年,灯塔主体为红白相间的条纹设计,建筑高度为6米,灯高67米,灯光射程达18海里。灯塔周边是一片开阔的花岗岩地貌,地形陡峭,在这里可以俯瞰到壮观的海岸线和海岛风光,是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日落以及星空的绝佳地点。
这座红白相间的灯塔矗立在岛屿的最南端,是海上船只的重要指引。站在灯塔下,听着海浪的呼啸,感受着海风的轻抚,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这里是香港的尽头,却也是另一种广阔的开始。
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下午四点,我们准时集合,踏上返程的船只。归途中,大家虽疲惫却依旧兴致勃勃,分享着各自拍摄的照片,回味着沿途的美景与趣事。船行渐远,蒲台岛逐渐缩小为海平面上的一个小点,却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一天,我们在步履不停中探寻自然的奥秘,在山海之间感受生命的鲜活。蒲台岛的荆棘与海风,奇石与灯塔,都成为了这段旅程中最珍贵的记忆,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之外,还有这样一片海,这样一座岛,等待着我们去奔赴,去相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