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科举与中国文化---宋太祖的科举改革措施(一)

科举与中国文化---宋太祖的科举改革措施(一)

作者: 晓粥粥侃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10:00 被阅读0次

经过唐代对科举制度的锻造之后, 科举已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人文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五代十国时期, 战乱频仍, 烽火连天, 在短短的 52 年中经历了 5 次改朝换代, 有 14 个皇帝走马灯似地登上中原政治舞台。 但就是在这样动乱年代, 除了后梁有 3 年因考虑“举子学业未精” 等原因、 后晋有 2 年因“员阙少而选人多” 而停举外, 其他年份一如既往照样开科取士。

科举制在宋代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健全, 使考试取士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同时, 宋代又处于科举制的上升发展时期, 具有一定的活力和生机, 不像明清时期科举较为刻板, 因此,科举考试的公平择优原则在宋代体现得较为明显, 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也较为突出。 美国汉学家贾志扬(John Chaffee) 指出: “在悠久的科举史上, 使宋朝与其它各朝有最大区别的是它的特别喜爱改革。 科举制度在任何其它时代都没有像在北宋那样从根本上受到挑战或进行过如此果断的试验。 ”( John W. Chaffee(贾志扬 ):The Thorny Gate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 Social History of Examin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p.184.)

保证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性, 是宋初科举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这既是考试制度本身发展的内存要求和必然趋势, 也是宋初统治者以科名利益诱导广大士人为其所用的需要。 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 他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呢?

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科举制在宋代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健全, 使考试取士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宋代科举制度的建设始于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 夺取后周政权之后, 为了防止在类似篡位的事件在自己身上重演, 他“杯酒释兵权”, 将协助他登上大位的重臣的实权全部收缴。为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 他将关注的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 他说“宰相须用读书人”, 通过科举选拔知识分子来充当官员, 成为他实现这一政治意图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这一意图, 宋太祖赵匡胤以科举来选拔文官, 而且为了使科举考试更为严密和开放, 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延揽平民中的优秀人才, 以达到巩固其政权统治基础的目的, 采取了多项改革科举的措施。

相关文章

  • 科举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试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正面影响在于: 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地推进到社会...

  • 读点书吧:赵绰依法办事(138)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像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选用办事能干的官员,严办贪官污吏。经过...

  • 《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一百四十四

    一百四十四、赵绰执法不惜死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选用能干廉洁...

  • 【原创】清代殿试鼎甲之状元、榜眼、探花出何处?

    作者:史遇春 一、先从科举考试说起。 说到科举考试,需要澄清两个差异。 (一)科举考试与大学升进考试的差异 后人喜...

  • 输出倒逼输入

    古言,穿书,科举,做官,改革,若要概括这本小说《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这五个词就够了。 但有这些元素的小说很多,...

  • 科举制是古代最好的选人制

    我们说到了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问题,这当然就要提到科举。一百多年来,科举制被当成是压制中国文化创新的制度原因,被反复...

  • 科举不中后三个极度变态的枭雄

    科举制 科举制是谁发明的?一代暴君隋炀帝发明的。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进行举官制改革,大业三年设立进士科,...

  • 2017/6/10常识陆: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摘要 1、(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2、(隋朝)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唐朝完备,宋朝改革时期...

  • 科举

    苦读寒窗十二载,四页废纸定半生。 来世再入轮回道,只做鸟兽不为人。

  • 科举

    童试——县州级考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 主考人:各省学政参加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举与中国文化---宋太祖的科举改革措施(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an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