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作者: 许6569 | 来源:发表于2016-05-30 20:44 被阅读36次

(这是许6569    365日小能熊写作计划第69篇文章)

一、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的事业。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

二、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

——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四、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向上,将影响教师队伍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五、 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六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以大局为重。

七、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形式,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八、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一是指教师平时积极愉快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心境良好,乐观开朗,充满热情;稳定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应教学环境。

九 、和谐的人际关系。

指乐于与人交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有较充分的精力从事社会交往和闲暇活动,有一种了解别人,参与社会,开放自我的强烈倾向.

十、 较高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产生焦虑时,能够运用各种理性的应付策略和心理防御机制加以调节,及时转移、摆脱不良情绪,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相关文章

  •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这是许6569 365日小能熊写作计划第69篇文章) 一、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

  • 聚焦心理健康 护航从“心”开始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

  • 懂自己 做好心弦调音师

    今天娄主任的讲座带给我很深的思考,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培训心得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

  • 教育碎思(12)教师培训的研修“自觉” ——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

    教师培训的研修“自觉” ——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为例 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戴志梅 去年接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

  • 2019.1.3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评判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记住这...

  • 新教师的心理调适和压力管理

    四个心理调试的金钥匙: 一、要学会认识自己 二、换个视角看问题 三、尝试走出舒适圈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幸福不...

  • 你的心理健康吗?

    你知道吗?很多人都没有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 科胡特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自信➕热情。”如果自体和客...

  • 2019-03-03 星期天 阴转晴

    1、国家的重视,社会需求,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强调全员(教师、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从学生...

  •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ce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