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是这(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然后逃走,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迁到其它地方去)不能依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定下来,战争就停息,天下就太平。”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称为有作为、有志气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他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她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去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标准,是妻妾的行为准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实现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没有实现志向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在田野中被任用,傅说在筑墙人中被任用,胶鬲在鱼盐贩中被任用,管夷吾在狱官释放他后被任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在赎身的市井中被任用。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饥饿,使他自身财资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在心中困扰,在思虑中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想法)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面的忧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之后知道:常处在忧愁祸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中可以使人灭亡。
与朱元思书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异的山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着,猿猴也持久地啼叫着。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林间仍然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