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最后一章了,最近懒得使用电脑,都是用iPad工作,所以也没有用脑图了。进入最后章,算是作者对互联网的认知,对运营的期待。
以前我们说互联网,后来是互联网+,互联网的确成为了社会的底层建筑。所有的行业都和它发生交集,所以的业务都被这巨大的技术能力席卷,大势不可抵挡。这几年,互联网人才极度稀缺,各行业各公司都拼命寻找互联网人才,无论是运营,还是数据,产品,技术。例如技术,这2年,最火的就是大数据,区块链。你会发现这是技术驱动的典型,技术型人才的奇缺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失衡,你会看到很多程序员转行大数据。正如文章所说,总会由蛮荒走向文明,对我们个人而言,如何抓住时代的机遇,顺势而上,是我们每个人思考自己未来10年,20年的重要问题。
这20年变化太大,也产生了很多焦虑。焦虑不止在当下,也在未来。因为知道未来更多的变革会出现,例如人工智能,机器时代,可能我们会见证一个更快更开放的20年。如何能在未来存活,这是每一个人的焦虑所在。
时代的洪流,总会有一部分人脱颖而出。那就是能抓住机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坚定的努力,一直努力的奋斗的人。如何成为一个80%,100%,甚至120%的人才,无论数据,运营,产品还是技术岗位。
本次笔记没有讨论太多书里的内容,因为该说的作者已经竭尽全力讲清楚了。剩下的,就是自己努力了。喜欢这句话,从一个得到帮助的人,慢慢成为一个活跃者,最后成为一个贡献者,这是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所在,也是世界的光明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