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时童年”吃之四 盼吃:过年过节来客 吃肉冷盘抢抢

那时童年”吃之四 盼吃:过年过节来客 吃肉冷盘抢抢

作者: 邓日抱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12:48 被阅读0次

“胡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彼时,很难理解胡萝卜跟过年的关系,也许,是因为胡萝卜有甜味而且可以生吃的缘故罢,或者是胡萝卜可以吃的时间,逼近年关?

但乱吼着这个童谣,迎来一年少有的狂欢季。

1.无论怎样,过年,都是合家忒忒注重的一个节气。

那时物质相当的匮乏,过年时节,一头百多斤的猪肉,大半会交给供销社,留下的惟半边猪头,猪尾,三四块猪肉,少许猪下水,以及边油、角油。

记忆中在杀猪匠的刀下,一头猪是有这样一些构成:猪头、项圈(皮厚,不好吃)一块、靠山(两块)、前腿(两块)、宝肋(两块)、软肋(两块)、后腿(两块)、园尾(两块),兼一些猪下水而已——大肠小肠好像也要交给公家做肠衣。如果猪肠因为吃多了红苕质量不好——称为粉肠,也要给杀猪匠,作为酬劳。

在寒冷的冬天,猪儿或肥或瘦,都一律要拉到案板上奉献。一般还要在屋檐坝子挖砌一个新灶,用最大的锅烧水烫猪。这边厢人群聚集,那边厢帮忙多多。猪一断气,杀猪匠就会用一个长的铁条,从猪后腿划个口子朝里面捅,然后抱着吹气,其他人都帮忙用洗衣棒捶打,便于猪全身鼓气,好刨除猪毛。

2.杀年猪是一个少有的没有明确目的的亲戚的聚会。

一般而言,办个事总归得有个由头,客人总归得送点小礼,或三斤面条,或一斤白糖加两三块的劣质红苕酒包谷酒,或米豆腐等可以下锅的小菜。再不济,也得送几个青森森的没有卷拢的包白菜。如果空手到一户去混吃,那脸皮相那个当的挂不住——不带是恁个没有礼貌的。

但年猪饭不一样,来吃一顿嘎嘎,却不会送礼。

以至于现在我还记得一个相当经典的说法。某人,比较吝啬——现在想来,一定是囊中羞涩没有送的东东啊——某次去某家吃年猪饭,庄严地宣布:你们家结媳妇我没有空没有来,你们家嫁女我有活路要做也没有空来,这盘,你们家杀猪,我无论如何也要丢了功夫来,再不来,硬是要你得罪了哟。

是的,当时这个宣言,相当的让人崩溃。不晓得被吃者当时好郁闷的腹诽哟。

3.年猪饭并不精致,以鲜肉爆炒+下水乱炖+猪血为主。

这也许只是过年之前的预演而已。

过年得准备腌制的肉,还有生产队偶尔分下来的鱼,还有烟酒纸烛之类。是日,会有很多样吃的,要求是,饭菜得有剩的,大年吃肉,初一吃汤圆,初二吃面。初二以后,就开始走人户,也就没有更多的安排了。

大年三十,比较郁闷的是,家里一般上午要安排种洋芋,一定得干活。而且早上,一般要用油渣炒鸡蛋饭。饿极的我们不知道,这是大人无奈的一个“阳谋”。整几大碗蛋炒饭了,中午就吃不下好多肉啊。

某年还是要种洋芋,我心不在焉,常常梭回家去,看锅里炖的坨坨肉,不管熟还是没有熟,一会整一坨,一会整一坨。这下恼火了,因为种洋芋出了汗,因此感冒,闷油一个春节!

4.大年夜的规矩很多,童年没有电视,又不敢乱串门,只能呆在火塘边,听大人们摆龙门阵。一直要守岁到12点过才准睡。常常瞌睡中,会把棉袄或者其他衣物烧个洞,然后就是斥骂和哭泣,一夜无宁。

5.大年初一,一般要吃红糖汤圆。

那个时候,没有冰箱,没有冷藏的工具,汤圆一般都用太阳晒。重庆的冬天格外阴冷,常常汤圆面要发酵变质,一入水煮,就成了半红不红的。那时觉得红色很好,自欺,以为是红糖溢出来了。现在想来,变质的汤圆吃了那么多,还没有遭病,真是天可怜见这些人,不欲再追加痛苦吧。

初一那天最盼望的,是汤圆包着的硬币。

一般那天,总会在三五个汤圆里包一分两分或五分的硬币。印象中,都没有吃到过硬币一样。事后惟安慰自己,有钱的汤圆自然不会包红糖,寡淡,不好吃,不安逸

关于汤圆,有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某户家境不错,父亲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医生,但儿子脑子反应有点稍显迟缓。那天,要去相亲。事前父亲就叮嘱儿子,说千万要注意有礼貌,不要轻易发言。

女方煮了汤圆,估计是汤圆的质量不是很过关,或者是这个儿子吃汤圆的时候技术不过关,汤圆老是粘嘴巴。吃完第一个,该儿子就拟发言讲汤圆不好,他父亲楞了他一眼,他按捺下了;当他吃第二个的时候,情况如故,他拟开口,父亲鼓了他一眼,忍了;第三个汤圆吃毕,他又要说话,他父亲在桌子下踢了他一脚。他一下子火了:“你盯我也是恁个,你鼓我也是恁个,你踢我还是恁个,我就是要说汤圆粘舌头!啷个嘛”。大好相亲的局面被破坏鸟。

6.春节是走亲访友的季节,最重要的亲戚,无疑是一些直系亲戚家,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去世的老辈子们上坟,挂纸,放鞭炮。

奔向大自然里固然是开心的事,看到亲戚家的小孩也是开心的事。但最开心的,莫过于祭奠仪式上的那些有糖有卤食的冷盘!

这些食物,既能当时吃,也能储藏一段时间,是为“吃干盘”。如果关系好,有小孩能给你干盘吃,那简直是“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了,那是兄弟+同志鸟。

7.除了春节,最重大的节日还有两个,一个是栽秧的时候,一个是哒谷子的时候。

尽管是山陵丘地。但对于大米,或者稻谷的看重,是彼时记忆中最深刻的。

1980年以前,稻谷的品种都是高杆,产量少,易倒伏,病虫害多。1980年后,就是矮杆稻谷了,亦即袁隆平先生研制的那些品种。

稻田处理,严格的需要四道工序,收割后犁田耙田一次,冬季霜冻前一次,年后开春一次,栽种前一次——现在早“四合一”,这被老庄稼们痛心疾首的“懒庄稼”做法。

水稻一般要先发芽,然后洒在专门的“秧田”里,现在还要用地膜,等到可以移栽的时候,再拔出来一株一株的栽种在田里。

栽秧是一个盛大的农事节气,也非常的累,勾着身子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后移,而且随时要注意行列的整齐。周边是明晃晃的水,累。因此要上午下午中间时候要吃一点东西,称为“喝开水”,中午得吃“项圈肉”。虽然肉质不佳,但是肉肥厚,在粮食荒的季节——固然常常不够吃,但是栽秧时节,是一年中最缺粮的时候——肥嘎嘎还是相当安逸的。

农历8月,就是割谷子的时候,一个拌桶,三面围合,打谷子是一个男人气质的彰显,是成为壮劳力的标志——否则,就只有背挑谷子,或者割稻子的份。

8.过生、结媳妇、嫁女以及丧事,也是小孩的节日。

精力充沛的孩子们,到处跑,到处闹。扑爬连天,吆五喝六,搅成一坨到处寻找可以吃的东西。

那时结婚,一般男方要组织庞大的队伍,举着红旗——那是真正的红旗,敲锣打鼓去迎娶媳妇。如果路远,就在女方吃中饭,如果路近,就回男方吃中饭。那时的孩子没有闹房,听房的习惯,一门心思想的,就一个吃字。

所有的类似盛宴,大致安排都是9个菜,三个汤。比较讲究的家庭,一般说的是“9盘12碗”。开始一定是一个淀粉间杂豆腐条类的菜,上面浮着一点菜油或蛋花。非常烫,一般讲规矩点,由席上的长辈用陶瓷调羹抹均匀,然后舀一调羹,冷一点再吃。好多小孩猴急,舀了就喂嘴里,烫得泪花转,又不舍得吐出来。

9.那时还偶有改善伙食的可能,那就是不请自来的特别重要的客人,比如老师家访,比如亲戚因事要来家。

除了正常的伙食安排外,客人一到,还得加餐,那时客气的叫“喝开水”——如同栽秧哒谷时中途的加餐。

这个“喝开水”算是相当重要的待遇,或面条,或鸡蛋、或阴干的糯米、或泡米米(江津米花糖那种)。一般只与客人有关,小孩应该自觉地走得远远地。

某天,院子里某户来了一个客人,煮了一碗面条。像是得到了统一的信息一样,小孩子们从四方八面围着这个客人,流着口水或鼻涕,乐呵呵地盯着。

客人实在不忍心吃,就挑了一筷子面条,给一个排在最前面的孩子,面条很烫,这个小孩只有迅速地把面条从左边移动到右边,又从右边筛到左边,总归舍不得放下,然后吃了。

>

相关文章

  • 那时童年”吃之四 盼吃:过年过节来客 吃肉冷盘抢抢

    “胡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彼时,很难理解胡萝卜跟过年的关系,也许,是因为胡萝卜有甜味而且可以生吃的缘故...

  • 抢吃

    小时候,吃饭总是最纠结的时刻。要不吃不饱,要不不想吃。 住在城里,就一娃的家庭,娃从小就像供起来的小皇帝,想要什么...

  • 维铭父母正面管教打卡第18期12号刘䶮&姜熳麒101/90

    回姥爷家! 路上吃早饭,两个孩子抢油条,现在,这种事情对哥俩来说,已经可以自己解决了… 家里有小孩子,过年过节的气...

  • 刺激战场

    吃鸡的方法 第一 钢枪,还是猥琐发育。 第二抢不抢空投, 每天吃一次鸡。呵呵

  • 1元抢吃π岛烧肉丼饭霸王餐,这队排的真霸道

    一元抢吃,对你没有听错 就是一元抢吃,一元抢吃霸王餐 开店之喜 怎能一人独享 必须分享给济南的小伙伴们呀 济南新出...

  • 和女儿抢吃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很多人不解一个大人和两岁多孩子抢吃,多丢人。 没错!我就是厚着脸皮和女儿抢吃鸡腿,任凭孩子哭闹...

  • 抢肉骨头吃

    白小狗坐在门口,看到对门的黑小狗叼着一块主人吃剩的肉骨头在啃,白小狗使劲吸了吸,它仿佛闻到了空气中飘过来的肉香。 ...

  • 小灰灰的自私

    现阶段小猫们也开始吃猫粮,吃肉了。原本给准备了幼猫粮,只是他们也不挑,时常抢小灰灰的猫粮吃。而且吃起肉来也是很...

  • 忆端午

    2018端午 记忆中的端午节,印象很深刻,充满了仪式感:老家是五月初四过节的,传统是为了躲避“红毛”的抢吃...

  • 不让爸爸吃牛排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吃的是牛排,爸爸跟我抢,我不让爸爸吃,所以我也要抢他的焖饼吃,嘻嘻。我知道爸爸逗我玩,但是,爸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时童年”吃之四 盼吃:过年过节来客 吃肉冷盘抢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vk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