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法 文责自负/
昨天听到一则消息,让我一整天心里都堵得慌。一个邻居的姐姐,因为和老实的丈夫吵架,一时想不开走上了极端。而压垮她的,从来就不是这一次争吵,而是日复一日情感的窒息。
其实姐姐的委屈不是一天两天了。半年前姐姐想生二胎,给姐夫商量,姐夫直接说:"没门,你死了这条心吧!"无怪姐姐生气,咱们都会觉得姐夫说得极不恰当!他起码先问下姐姐,为什么这么想?或者先和姐姐共情说我知道你想生二胎,是因为你非常爱孩子,也想给咱老大找个伴,这样先共情之后,然后再说生二胎的条件不充足,姐姐也会理解的。但他的方式,是单方面的“命令”和“判决”,让姐姐感到自己不被尊重,自己的想法无足轻重。
爱是学会共情,而非赢得争论
想起2周前听说的一件事。
姐姐家的老大是位正上九年级的大男孩,总喜欢额前有刘海,头顶的头发略长些,有凌乱感。姐姐尊重孩子的意见,也鼓励尊重内心,勇敢做自己。这个姐夫却训斥:留那么长干嘛?头发剪成板寸多凉快!他完全无视孩子的审美和感受,强行推行自己认为“对”的标准。孩子每理一次头发,总担心他和妈妈被爸爸训斥,事实上只要理发没有合乎爸爸的要求,必定姐姐和孩子会被训斥一顿。这不仅伤害了孩子,也让作为母亲的姐姐感到无力保护自己的孩子。
慢性毒药是一日一日的不被看见。
你看,在这个家里,她的想法总被否定,她的感受总被忽略。她丈夫虽是个老实人也顾家,但老实、顾家”不等于“好丈夫、好父亲”!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辈,可能会觉得“他又不打你,又赚钱养家,你还想怎么样?” 但这种观念是危险的。情感上的冷漠、语言上的暴力、持续不断的否定,日复一日的‘不共情’,像水滴石穿一样,摧毁了姐姐的自我价值感和精神世界。”其杀伤力不亚于身体上的暴力。
真正的伤害往往没有伤痕
这件事给我们的警示是深刻的:
在亲密关系里,共情不是亲密关系的选修课而是必修课
爱,不是讲道理,而是先通情理。
多一份共情,少一份指责,或许就能避免一个悲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