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浅潭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读书|我从《见识》中读到的三条人生道理

读书|我从《见识》中读到的三条人生道理

作者: 绘小潭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21:45 被阅读4次

第一次知道吴军老师是在《得到》学习APP上,最近又在公众号上看到了吴军老师的一本书,也就是《见识》,这是一本关于认知升级类的书籍。这本书分别从幸福、选择、理财、职场、投资等各个方面去表达了一些观点和见解。


读书|我从《见识》中读到的三条人生道理

1.面对生活,向死而生

当我们想到生命的意义,站在一生的高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死亡,是我们在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写好的结局。书中揭示了一个很常见,但是却很残酷的现实。当我们因为疾病快走到人生终点的时候,才想到去珍惜时间以及身边的人。在这之前我们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很多事情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它的珍贵。

当我们的人生结局已经写好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做好每一件事,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天的时间呢?当我们认识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再去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就会更加轻易地做出选择,知道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去做。

吴军老师就分享了他的一件小事。他在每次回国出差的时候,总是会不断有人邀约他一起吃饭。但他在大部分时候都会拒绝,可能这样的决定会显得那么不近人情,驳了一些人的面子。但吴军老师说:“我想等他们快到生命终点时,会明白这一点并非我不给面子,而是生命太宝贵”。

我们可以给自己列一个人生清单,然后在清单上写上这一生希望去做和实现的事情。又或者是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列出三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要素,比方说可以是健康、家人、智慧等等。那么当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这三个人生要素的事情会放在首要的位置,最先去做。这样当我们站在人生的终点跟世界挥手告别的时候,也就少了一些歇斯底里的哀嚎吧。

2.拓宽视野,看山外之山

“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头顶上的这一片天空,如果它一直待在井底,那它永远不会知道天空的广袤。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井底之蛙”的现象,比方说我们固守成规、停止进步等。吴军老师在书中分享了一个他自己“开阔视野”的例子。

20多年前,我在国内做语音识别做得还不错时,去日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对比当时国内和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语音识别水平,就有了“望洋兴叹”的感觉。

关于拓宽视野,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专业内的,二是跨学科的。

第一方面:关于自身专业领域内的。

当我们还是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当做一块吸水的海绵,奋力去吸收一切可以去学习的知识。但有多少人在几年之后就慢慢有了懈怠的感觉,工作上再也没有激情澎湃,追求上进的朝气,只是用已有的经验去维持现有的生活。我们很难再有精力和动力去学习、去钻研,让自己从六七分达到八九分乃至十分。

第二方面:关于跨学科的。

最近在读的几本书,都提到了“跨学科”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当你了解多门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技能之后,生活的稳定性就越有保障。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是把现有的专业做到极其优秀,然后渴求在薪资待遇和福利回报等方面有非常好地改善。但在这个看似“美好”的现实背后,其实也有一个陷阱,那就是以后你可以选择的工作面会越来越窄。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谁都不知道现有的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不幸被取代,你是否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来维持现有的生活呢?

那为了拓宽视野,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呢?

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跨学科领域,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充分去利用现在互联网的便利。现在付费学习、搜索查找资料、约见行业专家等等都变得越来越方便。关于跨学科领域,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开拓,一是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二是前沿新潮的行业。爱好和兴趣会让我们走得更持久,前沿行业让我们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享受可能的行业先期红利。

3.“牙刷”原则与“爆款”原则

这两条原则都是和产品有关的。这两条原则是在介绍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时提到的。

“牙刷”原则,是说我们做的产品要像牙刷那样,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要使它成为人们生活中习惯的一部分,离不开它。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搜索会用百度,买东西会用淘宝,聊天会用微信一样。

在“牙刷”原则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再辅助一条“爆款”原则。“爆款”的目的是为了给用户带去惊喜,刺激他们已经疲劳的视觉神经。就像微信,我们从一开始的聊天,到慢慢有了发红包、微信转账等功能,甚至在春节过年的时候,还可以看春晚“摇一摇”抢红包等。当一款产品停止迭代,停止给用户新的刺激,那用户也会慢慢流失走掉了。

虽然这两条是关于产品的原则,与大部分人的关系不大,但这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的。

一是因为随着以后互联网发展的便利性以及工作的多样性,应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懂一些产品的知识,会让我们在自己独立工作的时候更得心应手。

二是因为这两条原则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这个领域,我们还可以将它“移植”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方说,下面这个就是《见识》这本书中给出的一个例子:

每周,你最好把自己的工作总结成三句话,周一早上汇报给你的老板;每半年到一年,你要有一个让她惊喜的成果。这样的员工,哪个老板都抢着要。

结语

人活一生,找到对自己最重要以及最有意义的事来做,合理规划时间,珍惜宝贵的人生;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过早地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领域之内,然后自己给自己铸造一口只能望头顶之天的深井;掌握一些关于产品的原则,然后利用它们去改善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和生活。

相关文章

  • 读书|我从《见识》中读到的三条人生道理

    第一次知道吴军老师是在《得到》学习APP上,最近又在公众号上看到了吴军老师的一本书,也就是《见识》,这是一本关于认...

  • 从“生活”中读到道理

    总是在一个巨大的灾难之后,才知道平淡的日子是多么幸福 总是在这之后,才开始幻想,如果日子再来一遍,我会怎么过,每一...

  • 认知决定你的路有多远多宽---读吴军《认知》小记 一

    最近还是继续在读书,主要是读吴军写的《见识》,书还没读完,整体的感受还没法输出,但是在过程中读到作者人生的感悟,觉...

  • 【读书】我从道德经里读到的两条人生道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我从历史中读到的

    接着上次的: 我们看历史,就像父母看我们 未成年人就是成年人的历史 几乎每一代人都会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几乎每一...

  • 《见识》教会我的人生道理(2)

    “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孔子:“...

  • 《见识》教会我的人生道理(4)

    莎士比亚的人生智慧: 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为人做事要持重,要多动脑筋,不要毛毛躁躁。 对人要和气,...

  • 2018年挫折随笔:《人生的度与分寸》

    以下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是从我的人生中每一个成功和失败中总结出来的道理,也是我这些年读书的所思所得。 一、基础阶段 ...

  • 读到好书的道理

    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很多书 你不知道选哪本 觉得有很多不好的书 其实你只要把那些好的书看完 就要花很多时间了 看好...

  • 2019-05-01

    读书的好处可以增长见识和智慧,道理都懂。可是我没有读书的空间,又没时间。怎么能爱上读书?在上班的时段,我一做完手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我从《见识》中读到的三条人生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ll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