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城里人的掐点上下班,乡里人的节奏应该是慢的。
可现在,乡里人却过着比城里人更忙碌的生活。
日未出而作,日已落未息;
恒温种植,使得一年四季都有播种收获。一年忙到头,不得闲暇。
人们再不像从前,撒下几粒种子,等老天爷赏饭吃。
一茬茬菜蔬;一季季花木。精耕细作,收入颇丰。
冬天的暖房里,花常开,果照结。
收入成倍增长的代价是,你的神经永远是紧绷的,你得时时照料,一茬未收计划着下一期种些什么。
人们再也不满足于种好自己的二亩四分地了;单打独斗,那早已成为过去了。
你要计划好,何时播种,何时嫁接,何时除草,何时收获。
那一阶段,需要多少人工?
一个村妇,一年有十几二十万的收入,不足为奇,已经不足为奇。
协调合作,农时地利,她都算得极好,把握得恰到好处。
她劳力又劳心。
开始她会心疼,一天支出几千上万的工钱;
但事实很快叫她明白,投入多产出才多,收入会更多。先付出,后收获,这是个简单易懂的朴素道理。
做个乡村农人,种花的女人,一点也不简单。
你看他们过得比城里人还滋润,那人家是劳心劳力的报偿。
农人有自己的地基,按自己喜欢的样式盖房子,单层也好高层也罢,一律带宽敞的车库和院落;
去市区买一两套单元房,为的是孩儿们读书便利;
比起大城市的放开了也不多生,农人更喜欢大家庭。
两个女儿或一儿一女的,在目前三胎还不明确放开的情况下,已在抢生老三了。
上面不来查环查孕了,生了也没人跟屁股后面催交罚款了,那就生呗。
农村出来的名校大学生,那是真正的人才。
为什么呢?
自小没人管啊,全凭资质天赋,自我管理考上的啊。
你说像大城市,什么胎教、早教,不输在起跑线上?
没那回事儿。
一模一样的泥地里爬滚的娃娃,父母早出晚归,老人照顾着一家大小的伙食。
冻不着饿不着,听凭你自我生长。
总有那么几个娃,在灰不溜秋的一堆娃中,精灵古怪,智商超然。
一样的课堂一样的老师,一样的回家没人管。
但这类小孩儿自尊心特强,自带竞争力。自我要求高,自己管理严。
家里没人管他,作业照样是干净整洁;背书那是一个滚瓜烂熟。
自乡镇进市区,上到名高中,升进名大学。
他们的父母就是那幸运的捡到宝的人。
那是真才实学啊,不是大城市里补习班流水线操作出来的。
大伙儿都来祝贺;却也不会为自家孩子进了技校而觉得抬不起头。
庄稼把式年纪轻轻就成种植好手,勤谨懂礼,他们的父母便心满意足。
况且,这种雇佣合作种植方式,使得每家农户都是小雇主,收入不菲。
更妙的是,一切都是自己做主,不用看别人脸色揣摩人心。
心血花进田地,成效立马显现,几个月就换成钞票,极易有很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他们根本不羡慕城里人。被驱使被指派,甚至还没有农人的收入高。
至于土鸡土猪,绿蔬粗粮,那也是农村生活值得羡艳的一部分。尽管农人从不这么认为。
花农的汗水装扮了城市的角落,起早贪黑一双勤劳的手栽种下好生活。
备注:本文为作者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