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
内因→态度不端正(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索然无味)|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知识归类 系统总结 知识内化 意义记忆 )|意志力薄弱,不能坚持(发奋图强一阵子,无效果后放弃)
外因→应试教育下,老师按照统一标准要求后进生,失去教育转化信心,加剧学生自我贬损|教师素养|家庭环境 父母态度
对策:
1.建立师生感情
A. 开发非智力因素,调动自尊心,进取心(激励)
B.理解宽容(情绪)不迁怒 不急躁
2.养成习惯
3.意志诱导
4.入门引导工作
每年新生入学,进行排查,确定后进对象和后进苗子
5.结合英语学科特点
实践性强,反复模仿,训练运用
活跃气氛 帮助预习 辅导课后复习(面批,及时检查反馈)
6.增强与学生父母沟通
说实话我觉得策略只有第四点比较有用,在新学年入学及时确定补差对象。其他几点过于笼统和理想化。
对于大班额,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情况来说,把有限的精力拿出很多来引导学习基础差、学习欲望不强并且意志不坚定的学生真的很难。
班级五六个英语二十分左右的真的把人都愁死了
三四五十分也大有人在,人多的情况下要抓住这部分“懒”人,督促他们的过关和作业和课堂,overwhelming!
只能继续探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