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起来,看到窗玻璃上笼了一层水汽,打开窗,外面的树木与楼房被浓雾笼罩着,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一般。
冬天的第一场雾,是什么时候来的呢?是半夜还是黎明前?这样轻轻悄悄,不声不响地笼罩了一切。
还未出门,就看到工作群里,同事发了温馨提示,说雾太大,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行车打开雾灯,尤其是进学校路口的红绿灯,几乎看不清楚,要减速慢行。
开车在上班路上,窗外大雾弥漫,除了前面的车灯,什么都看不清楚,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红绿灯路口,天空、树木、周围的楼房都不见了踪影,只有悬挂着的两盏灯,像惺忪的睡眼一样工作着。
学校也落满了雾,一幢楼与一幢楼之间,轻轻薄薄的雾氤氲着,仿佛不小心走进了仙境一般,整个世界柔和了起来。走在雾中,空气湿润,感觉有小水点轻轻落在脸上,很舒服。

上课的时候,窗外还是雾茫茫的。我问学生对今早上的大雾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一个学生说:“跑早操的时候,仿佛闻到了雾的味道。”我问他雾是什么味道的呢?他说是苦涩的吧?我说我觉得应该是甜的,像牛奶的味道。
有个学生说大雾让她很想家,因为冬天的时候,家乡也经常有雾弥漫。有个学生说雾像傍晚乡村里做饭时升起的炊烟。
还有个学生说:“想约个人去雾中走走。”我说这个想法很浪漫哦,下课就去走吧,趁着雾还未散去。
我又问他们记得哪些写雾的古诗词。他们脱口而出前些天才学过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我又为他们介绍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雾,和雨、雪、霜、风等一样,是大自然的一个成员,它轻轻地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也不视而不见,学会去感受它的不一样。
丁立梅的《可惜》里,她说:“日出这么好,没遇见可惜。黄昏这么好,错过了可惜。天气这么好,不出去走走可惜。阳光这么好,不晒晒可惜。秋叶这么好,不看可惜。月亮这么好,不赏可惜……”
十雾九晴,冬天早晨的雾,是大自然捎给晴天的一个口信。雾那么短暂,那么朦胧,那么轻柔,那么神秘,那么美好,不欣赏也可惜,不记下来也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