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招】
拖交作业的“老赖”,我们和解吧
文字/丹老师
回想我的童年,作业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作品,从不马虎,每天都期许着被老师表扬,越写越好,那个时候这种内驱力就如此明显。
那时三年级的我,刚开始写起步作文,我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写下一篇《寻找九年前的回忆》,整篇作文着被老师勾画出来的优美词语近一半,并给予评语:真情流露。当老师拿给我作文本时,说到:不简单,三年级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继续努力。
时隔近二十年,这句话刻在了我的骨子里,让我成为一个一直想向上的探索者。乃至到现在,在工作、生活和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这样的能量一直驱动着我。被称赞,被巧妙地称赞,对你或许是一生的影响力。
班主任工作中,受焦校长的引领,“案例研究”的实施激发了我所有的探索心理,这些都必须有阅读的铺垫,理论的支持。越探索越顺心。
自身的经历中,对于作业,我一直是那个“听话懂事的好小孩”。而作为老师面对“各有特色”的孩子时,教育的智慧就不可少了。
再次读到田冰冰老师的《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嗨,那个拖交作业的老赖,我们和解吧”。田老师这样说:
嗨,掉队的小孩儿!让我们和解吧!我一下子发现了,这所有的纠结,都是来自于我在用同一把尺子来丈量你的进步,应该甩开同一把尺子的困扰,为你临时配上一副“放大镜”,让我能够看清楚,再看清楚一点你最近的一个个优点,并且在发现的时候,惊呼出来,坚持为你点点滴滴的进步喝彩!
想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释然了很多。其实,谁也不知道,我曾经在看似生闷气的这段时间走过的心路历程。我放手去填埋下因为单一方式管理无效而自挖的师生心理鸿沟,重新微笑着来看待这件事情,思索着,等待着转变他的契机。心宽了,教育智慧自然就有了。
H同学的作业质量不高,每天的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家长的全程辅导下完成,自己无法独自完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接受能力的差异和自己的拖拉导致的。反复性的交作业难,强压,罚抄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作业,对于他来说如炼狱般痛苦。这个时候如果拿同一把尺子来丈量他的话,对老师来说是给自己设限了,对他来说,也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
研究,探索,实践中为他“量身定制”的作业提升服务已经上线。前期的帮扶是不可少的,我将他最信服的朋友调为他的同桌,并且单独谈话:老师希望你们成为班级的最佳同桌,互相汲取优点,互帮互助,要有小老师的意识。加油。同时“小秀才晋升记”奏效,作业被老师表扬的双倍积分。
孩子们欣然点头,或许是跟最好的朋友当成了同桌,或许是对积分的渴望,或许是对作业有了重新的认知。这些也都不再重要。我想激发出来的,是对学习的渴望。
晚自习我特点观察了他们好久,我看到了H同学有了疑惑,向同桌救助,简单交流后,H同学拿起了字典,开始翻页,查找,誊写。
每个孩子带来的惊喜都让我备受鼓舞,只想把更好的,再好一点的都给他们。
此刻,画面定格,我说:停,所有的孩子123木头人,我们将目光移向H同学。同学们看到的是手点字典努力寻求的模样。
孩子们,这就是求知的姿态,H同学今天告诉我们:用心,不仅快乐而且充实。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同学拥有这种昂扬的精神。
放学铃声响后,H同学还在孜孜不倦地查找。我似乎看到了我们内心的“和解”。
每周一招,招招奏效。贵在坚持,方见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