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不一定是迷路,停留也不一定是清晰。
近日,环卫工走正步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乍一看,视频里的环卫工所表现的精神气确实要比其他的环卫工要好。但若仔细一看,又能瞧见“秘密”——这些环卫工看似气势如虹实则气虚,走的正步也非常散乱,给人一种漂浮在云端的感觉。呵!人们这才知道,这是环卫公司不顾清洁工的劳累而做的形象工程。表面上值得褒奖的视频背后的故事却是这般的不堪一击。所谓停留,所谓真实,都是这么庸俗。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一曲《龙文》唱尽多少文人墨客的美好世界。不过这都是加上了文学的滤镜,游客于盘龙般的长城中刻字,在余晖之中聒噪笑谈,工厂的现代的水汽笼罩江南,小桥流水中,我们忘却了自然。当现实的曲目在耳边响起,台上的戏子的悲欢传递着痛苦和艰辛。这边是我们的坚守吗?
由此,停留不一定是清明,稳定中的改变不一定带得来美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流浪?
北宋有才子苏东坡,风华正茂,享有高官厚禄,一切似乎都很好。可是,他处于官场。千篇一律的勾心斗角让他被迫流放。他聪明地把流放变成了流浪,流浪的他爱民如子,亲民至善,修筑堤坝来遏止侵扰民众的洪水。变法惊现!平民苦不堪言,即使反抗也是螳臂当车。东坡居士命运蹇舛,在痛苦中他学会流浪,他深得民心,遐迩闻名,彪炳千秋,今朝仍奉为楷模。
东坡的流浪行至高处不忘形,陷入低谷不气馁,可见真正的流浪是自我调整的一种体现。
华裔建筑师贝律铭在卢浮宫设计过程中曾被质疑,甚至全民批判的地步。他们选择流浪。在艺术之中流浪内心,他们具有相当强大的内心和强大的自信心,最终他们的作品得以问世,令世人惊叹。可见流浪已是一片赤诚,是一种敢于对抗世俗的无畏。正是因为流浪,才有了一条条通向成功的璀璨道路。
在这灯红酒绿,喧嚣浮躁的世界中。不变过于丑陋庸俗,所以我们选择流浪,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换一种方式寻找和守护未来。“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语出纪伯伦《沙与沫》。贝壳忍受了沙砾之折磨成为珍珠,煤炭承受了大地的高压,变成钻石。而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承担的东西更多更大,但是我们仍然想要定义世界,我们清楚,成功的定义世界需要我们忍耐坎坷的长路和困难的荆棘。我们愿意去寻找,去流浪……
流浪不一定是迷路……
我们要相信自己,喜欢自己,我们做不到他人所期待的样子,那就毫不犹豫的为自己站出来。然后认真地揭露一切,把世界和未来变成我们的。
我们渴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逆境中披荆斩棘,坚守初心,逆流而上,不停流浪,因为我们相信,在行囊脱下之时,所见的风景一定是不曾见过的美丽。
流浪不一定是迷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