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简友广场
拾 |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书摘

拾 |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书摘

作者: 星x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1-13 20:47 被阅读0次

前言 选择的艺术

失明做斗争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抑或是因我天性坚强才能顽强地与疾病做斗争?

不知为何,读到这样的话时倍感亲切,是对人的无知的同感吗?或是对真实的一种偏爱?


如果你只能预见极短的所谓的“未来”,事情变化之快甚至让你来不及感叹一声,那么你生活的轨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呢?


我已经充分意识到美国梦的核心价值——它如此闪亮,即使你同我一样几乎完全失明,你也能看见它,那就是选择。


如果再换个角度,想想人人生来拥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去做一些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事情,人才会从生活中看到希望。


“表达选择”可以产生很多益处,其中之一便是培养人们的自由意识。


对于“选择”这一课题的研究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但因为“选择”的含义很广泛,没有人能够通过一本书将“选择”彻底研究透。在本书中,我试图探索与生活最密切相关、最引人思考的有关“选择”的不同方面,主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辅以商业、经济学、生物学、哲学、文化研究、公共政策,以及医药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力求为读者展现“选择”的多面性,并借以引发读者思考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选择”的理解及实践操作。

在接下来的七章里,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选择,并试着解决各种困扰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有利选择的问题。选择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又从何而来?是否所有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做出选择?如何做出选择与每个人的身份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为何总是对自己最终的选择感到失望?我们又该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选择这一工具?每个人对每天由自己做主的选择有多少控制力?如果选择的空间无限,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我们是否该让他人替我们做选择?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谁?为什么要让这些人帮我们做出选择?不管你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建议和结论,我相信,人与人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我相信,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无疑将帮助你做出更全面的选择和决策。无论是对生活琐事的选择,还是对关系生死存亡的选择,无论选择的机会是否存在,选择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喜欢它,有时我们憎恨它。但是不管我们与它的关系如何,我们都不能忽略它。我希望当你看完本书的时候,你能明白选择如何塑造了你的过去,为什么它现在如此重要,以及未来它将带你去向何方。

清楚明了,引人入胜


如果选择的空间无限,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

关注问题


引语

何谓自由?自由是选择的权利:为自己创造选择机会的权利。没有选择的可能,人就不能被称为人,而仅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件工具、一件物品。

生存还是死亡

绝境之下的选择是必需的,而非机会。你可以拒绝一次机会,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你无法拒绝做出必需的选择。


我们也可以用人生路上不断做出的选择来衡量我们的生活,这些选择最终成就了今天的你我。当我们以这样的视角看待生活时,我们会发现,选择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决定我们如何生活的重要因素。读到这里,你可能不禁要问,那么选择的力量究竟源自何方?我们又该如何充分利用它呢?

老鼠的“信念”

小白鼠似乎相信它们不仅能够承受痛苦,更能够摆脱恶劣的环境。它们的经历已经让它们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或许,希望就在拐角处。


即使它们看见其他的狗跃过隔墙,研究人员甚至将它们强行拖至黑箱子的另一半空间,向其展示其实它们可以逃离这一困境,这些狗仍然选择放弃逃离而继续忍受被电击的痛苦。脱离痛苦的自由近在眼前,但它们视而不见。

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就是这样,极度的挣扎无果的经历使其失去了控制的信念,从而在行为上失去了控制


即使它们看见其他的狗跃过隔墙,研究人员甚至将它们强行拖至黑箱子的另一半空间,向其展示其实它们可以逃离这一困境,这些狗仍然选择放弃逃离而继续忍受被电击的痛苦。脱离痛苦的自由近在眼前,但它们视而不见。

研究是针对狗,但表达针对人


对于动物而言,它们实际拥有多少选择,远不如它们是否感知到自己拥有选择来得重要。

选择是人类的生存武器

这些婴儿不仅想听音乐,他们更想要的是选择自己所听的音乐的权利。

有趣的是,尽管做出选择的目的是发掘所有备选方案中最好的一个,但我们希望做出选择的欲望过于强烈,有时会影响我们做出实际最有利的选择。比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获得做出选择的有利条件。也就是说,在这些情况下,做出选择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但我们还是本能地倾向于做出选择。有这样一个实验,老鼠被放在迷宫中,在它们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只有唯一路径的通道,另一条是有着许多岔路的通道,但两条通道的终点的食物是一样多的,所以无论选择哪条路,结果都是一样的。但实验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老鼠都选择了有岔路的那条通道。同样,学会通过按钮呼叫食物的鸽子和猴子也喜欢有很多按钮可供选择,即使食物并不会因为按钮数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虽然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这种欲望,但这并不表示人类愿意控制自己的这种欲望。在另一个实验中,人们更喜欢有两个转盘而非一个转盘的赌桌,即使转盘上的设置是一模一样的,并且他们只能将唯一的筹码押在一个转盘上。


小腿会自然地抬起,这是一种自然的神经条件反射,没有人会将这种自然反应视为选择


要想真正地做出选择,我们必须评估所有的选项并挑选出最好的一个,让我们的思想同身体一样能够对周围的环境做出选择。


要想真正地做出选择,我们必须评估所有的选项并挑选出最好的一个,让我们的思想同身体一样能够对周围的环境做出选择。

这应该是作者的引人深思批判的语句,而非结论,继续

规则会束缚人类选择吗?

还记得进行狗实验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吗?他所做的一系列实验都向我们证明了,人类是多么需要掌控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当我们不能实施控制时,便会感觉无助、失去理智、无法正常思考。在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课程期间,我第一次接触了这些实验。实验的研究结果让我开始思考:我身上的锡克族传统是否也让其信仰者感到无助?作为一名锡克教教徒,我需要时刻遵守各种教规:穿衣、饮食、言行举止、对家庭的责任等,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我自己能决定的,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决定已经由别人替我做好了。不仅是锡克教,很多宗教信仰都存在这一问题。我向塞利格曼表达了我的疑惑,希望他能帮我解答,告诉我宗教信徒是否在生活中更容易感到无助。但是他也无法肯定,因为当时没有相关的科学研究能证明这一点。鉴于此,我们当即决定开展一项研究,看看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任何看到我日程安排的人都会认为我是在为一生的罪恶赎罪。

我的、你的和我们的

文化背景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同时也对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出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一开始,生长在个人主义文化国家的人们就被告知做出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前往百货商店的路上也可以上一堂关于这方面教育的课。尤其是在美国,因为百货商店为人们提供了上百种选择。从孩子们牙牙学语开始,甚至在他们刚学会用手势表达时,他们就经常面临关于选择的问题,如:“你喜欢哪一个?”父母会细化选择范畴,并耐心地给孩子们解释各个选项,诸如每种麦片粥的区别、每种玩具的区别,并鼓励孩子们做出自己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就要学会如何做出更难的选择。四岁以后,他们需要理解并应对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如:“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儿时的经历告诉他们,他们必须学会分辨自己的喜好,以及什么会使他们快乐或不快乐。由于他们的快乐是以这种方式呈现的,所以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他们必须学会预判自己做出选择的后果。

我想与别人不同,但又担心另类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我们与自己更亲近——“我对自己非常了解”。我在清醒时的分分秒秒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感觉到什么、在做什么,基于这一点,我可以自信地说,没有其他人能够和我一样思考、感觉、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又是怎样观察他人的呢?他们看上去好像都差不多,他们在同样的商店购物、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收听同样的音乐。当我们看到别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时,我们很容易会认为他们是从众的,而如果我们自己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我们却知道自己这样选择的理由,而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碰巧和别人做了同样的事——别人是不动脑子地从众,我们是有所考虑地选择。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都是嘴上不承认的从众者,它只是说明我们常常会忘记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也跟我们一样复杂多样。我们不是羊群中唯一的一只,而全都是披着羊皮的独立个体。


我们在“刚刚好”、属于既区别于大众又可以被归类的时候感觉最佳。

选择是生命的动态体现

挖掘真实的自我可能需要我们与世隔绝、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而这对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不现实的。


我们在平衡个性与选择这个问题上面临挑战,就是因为选择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在社会各种力量间寻求平衡。也正因为如此,选择要求我们更深层地,既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又从他人感知的角度思考我们是谁。


如果暂且不考虑那个完美的自我,我们就会发现,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静止的目标。在选择中不断地雕琢自我,方可逐渐形成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都是雕塑家,我们是在选择的过程中而非结果中不断发现自我的。一旦我们的观念改变了,一旦我们认为接受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选择就不再被认为是一股具有破坏性的力量,而是不断解放自我的创新过程。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责任便是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即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选择。人与人之间的选择相互交织,他人是因为我们先前的、当下的选择而对我们有所认知,绝不是因为那个存在于个人内心深处的“完美的”自己。作


选择是为了发现真实的自我。”

你的选择是最优吗?

你会发现,选择的期待值与实际结果总会存在误差。

或许是因为我们静态的看待选择,而忽视了人生动态变化的本质,在规则与自由之间驰骋,不拘一格,能放下我执,而又不必强于放下,能选择自由,而又不排斥于规则

选项的描述会影响选择结果

上述经验法则对于人们面临的共性问题相当实用,它为人们提供了直接解决方案,使人们不必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不必要的选择或是处理本可避免的后果。虽然不是十分简单明了,但这些经验法则是可靠的,可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这个复杂且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世界。我们疲于与各种诱惑做斗争,并且不堪选择的重负,因而求助于经验法则(正式名称为“启发法”,后文用此正式名称)也未尝不是一种解决办法。


启发法并不总是有意识的行为,有时也是人们下意识地、凭直觉草率地采取的行动。有时我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采用启发法,即使意识到了,也可能仍坚信它是正确的,尽管实际上它已经错了。

二零二一年八月十四

相关文章

  • 拾 |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书摘

    前言 选择的艺术 失明做斗争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抑或是因我天性坚强才能顽强地与疾病做斗争? 不知为何,读到这样的话...

  •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书摘记

    1,前言 我可以同父母一样,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但我也可以换个角度,认为我的失明和父亲的去世,仅仅是生活中我们...

  •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生活中不缺乏选择,工作,学习,专业,伴侣,健康,保险,投资,工具,情绪,方法,环境等等,面对太多的选择我们都不知所...

  • 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今天看了希娜·艾扬格的《选择的艺术》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世间的一切都始于一个故事。约瑟夫·坎贝尔” 我18岁的时...

  • 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人最倾向于有所选择,最不能忍受没有选择。对个体选择有利有弊,而对于人类群体来说是一种...

  • 读书: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按照惯例,咱们应该先介绍一下这本书。但是今天,我想改改,说说作者。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太特别了。 她是一位盲人,是的,...

  • 穷,你还要选择贵的?

    穷,就要选差的吗?穷,难道就不能选择贵的吗?我穷,但我要选择贵的。 为什么穷还要选贵吗?这里说的贵不是叫你去选择超...

  • 如何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

    今天早上翻了翻一本书,《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是一种被选择塑造的动物,选择已经...

  • 反思

    我为什么要怪秃子呢?这不是我自己的选吗?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人啊,总是在为自己的失败,自己的后悔,找...

  • 窗口

    新家在一楼,对于为什么要选一楼,许多人问过我。 我说,这不是我自己想选的,只是刚好只有这最后一套,而我没得选择。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拾 |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书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ib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