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毛选只为缅怀,杨连山
收藏毛选只为缅怀,杨连山
收藏毛选 只为缅怀 杨连山
时 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迈进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毛泽东热。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生存压力,人们更加深切地缅怀毛泽东。社会上兴起了 大唱歌颂毛泽东的歌曲,收藏毛泽东像章,毛泽东宣传画,毛选毛著红宝书的热潮。在这千千万万的收藏大军中,有一位痴心收藏毛选和红宝书的人,他,就是南阳 市14中的高级语文教师杨连山。
一节衣缩食为藏书 杨连山,今年48岁,1981年7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后,有了经济收入,就特别喜欢藏书。他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地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书。1993年时,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连山了解到文革中大量出版的毛选红宝书等各类政治书籍,今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次出版,成了人们收藏的热门书刊。于是,杨连山常常利用业 余时间,到处寻觅旧书摊,见到毛选红宝书等各类资料文献,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淘到自己喜爱的毛选红宝书,总要对书进行一番整理研究。然后,把淘到的书登记 在八斗淘书录上,日积月累淘书录写了5大册。
二几十斤马恩列斯毛像
一次到一废品站淘书,书没淘到却发现了几十斤马恩列斯毛像,弯下腰仔细翻翻,感觉这些马恩列斯毛像极有收藏价值,因为一种印刷品一旦不再出版就成为不可再生的珍稀物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马恩列斯毛像就会不断增值,于是当机立断马上掏钱买下
三书尽其用欲办展
杨连山面对自己辛苦淘得的藏书,常常感叹时光易逝,好书难读。由于条件所限,收藏的3万多册毛选毛著,3千多册连环画,3千多册红宝书和一些自己喜欢的藏 书堆在房间里不能书尽其用,他萌发了与有条件的个人,高校和单位合作办展的想法,诚望有合作办毛选毛著展览馆意向的个人,高校和单位与他联系,使这些藏书 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淘到油印袖珍本毛主席诗词
大约是08年的一天,杨连山去废品站淘毛选回来,在一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书,杨连山忙弯腰拿起来翻看,是128开油印的毛主席诗词,封面是梅花图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购买了下来。捡了漏还不敢公开宣扬,只好心里偷着乐,而这种得了宝贝心中偷着乐的感觉特别美妙。
五邮购外文版毛选
由于痴心收藏毛选红宝书,杨连山经常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浏览。一次,发现网上有人拍卖俄文版毛选。于是,杨连山立即参加竞拍,经过一轮轮竞价,终于以不菲的价格拍得了此套书。现在,杨连山已收藏了几十种外文毛选,毛主席诗词,毛主席语录等。
杨连山16年来,收藏毛选红宝书的过程,使他深深地认识到;收藏毛选,就是收藏一个特定时代的文化;收藏毛选,就是收藏一种特定时代的怀旧情绪;收藏毛 选,就是收藏一段历史的片段。而这种收藏只为缅怀,缅怀那个特定的时代,缅怀那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缅怀那个时代的巨人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作者简介
杨连山,一九六二年六月生,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李店镇薛庄村人。 一九八一年年七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为南阳市十四中高级语文教师,校报琢玉主编。先后主编了雏鹰、文网、琢玉等校报,编印了《文网荟萃》、《十四中校志》、《文海拾贝》、《心有灵犀》、《小荷尖尖》和《杏林花满枝》五本书。藏有三万六千多册毛著红宝书连环画,酷嗜红楼梦。 二零零九年八月发起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的活动,坚守十年,行程二万多公里,执着的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已经送六位烈士魂归故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广东考试网等数千家媒体进行了数十余万篇次的报道。《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等数十篇文章发表在报刊上,著有《永远的谷子地》一书。二零零九年获南阳第一届读书月读书人物称号,二零一四年获河南好人称号,二零一四年获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二零一六年获南阳第八届读书月金牌推广人称号,二零一八年获南阳市十佳最美家庭称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