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你炒股总亏钱?
先讲个菜市场的故事
想象你每天去菜市场买菜,今天西红柿突然涨价了。为啥?因为昨天新闻说“西红柿抗癌”,大妈们一窝蜂抢购,菜贩子连夜把价格抬高了。这时候,你再想靠“西红柿能抗癌”的消息去囤货赚钱?
晚了!因为这条消息已经被市场“消化”了,价格早就涨上去了。
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市场是个“快嘴鹦鹉”,消息一来,价格瞬间就变,普通人根本捡不到便宜。
市场到底有多“有效”分三个
弱有效:历史数据全白给
场景:你研究股票过去一年的涨跌曲线,画了一堆K线图,自信满满地想:“明天肯定涨!”
真相:市场冷笑:“这些图我早记熟了,今天的价格已经算进去了,你还想预测?没门!”
技术分析(看图说话)基本没用,和抛硬币猜涨跌差不多。
半强有效:公开消息也没戏
场景:某公司发公告说“今年赚翻了”,你赶紧买入,结果股价只涨了1分钟就停了。
“财报一出来,早被机构用计算机扫描了800遍,价格当场就调好了,轮得到你?”
看新闻、读财报、追热点,大概率赚不到超额收益。
强有效:内幕消息都失效(理论上)
假如你舅舅是公司高管,偷偷告诉你:“下个月要签大单!” 你立刻满仓杀入。
“内幕消息,价格早就涨了!你舅舅可能已经被监控了”
现实中几乎不存在这种“绝对干净”的市场,内幕交易还是能捞钱(但违法)。
现实中的市场:大部分时间有效,偶尔抽风
支持派说
你看那些天天研究股票的基金经理,80%连大盘都跑不赢,还不如直接买指数基金躺平。
公司出个利好,股价5分钟就涨到位了,根本没给散户留反应时间。
反对派说
2000年互联网泡沫,一堆亏钱的公司股价疯涨,市场明显“瞎了眼”。
为什么巴菲特这种大佬,为啥能靠“捡便宜货”暴富?说明市场有时会犯蠢,但是那种大佬级别判断力我们能有嘛?太难。
人性弱点人们会跟风追涨、恐慌杀跌(比如比特币暴涨暴跌),价格经常跑偏。
对普通人的大实话如果你信“市场有效”
别瞎折腾,老老实实买买指数基金长期能跑赢多数人。
别听消息!你从新闻里看到的机会,早就被市场“定价”了,冲进去就是接盘。
如果不信邪
要么比别人快:搞量化交易,用计算机毫秒级抢单(但我们普通人也没这本事)。
要么比别人深:像巴菲特一样,死磕公司价值,等市场犯错(但需要极强耐心)。
(比如前几个月小米股票因为车祸市场情绪从54快速到34块钱,没过多久又拉回去)但这种机会不多,还需要足够判断能力。
要么比别人疯:赌泡沫、炒币、跟风妖股(但大概率亏到裤衩都不剩)有10万块钱拿一万块钱去尝试一下运气倒是无所谓
短期来看,市场经常“发神经”,价格上蹿下跳
长期来看,它又像个“清醒的会计”,最终会反映真实价值。
普通人最好的策略:承认自己不够快、不够聪明,少操作,多躺平。
毕竟,连爱因斯坦都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时间+指数基金,才是普通人的“有效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