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
4.3 情绪表达的原则
一句话总结:
为了更健康的自己,情绪需要被适当的表达;当情绪出现时,我们需要准确的辨认出自己的情绪,并且不一定要立刻说出来或者作出行动,拓展更多的情绪词汇让表达更准确,尽可能将分享多样的情绪,避免单一情绪的表达带来不利的影响;最后选择合适的时机、方式和渠道来表达我们的情绪。
就最基本的生理层次而言,懂得如何表达情绪的人更健康,除此之外,也会帮助我们增进人际关系。
1、辨认感觉
能够区别和辨认感觉或者情绪,是情绪智商的主要元素,当别人问“你感觉怎么样?”,你却回答不出自己是什么感觉,那么又何来的表达呢?
2、辨识感觉、说话和行动之间的不同
这一段理解下来,应该说的是情绪的控制,当你感受到情绪时,并不一定要立即将他发泄出来,因为这样的结果可能并不是你真正想要,而是认真辨识自己的这种感觉,找到这种感觉出现的原因,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情绪,作出你的行动,而不是单纯为了发泄。
3、扩充你的情绪词汇
大多数人当需要表达情绪的时候,发现自己词汇匮乏,只能说:“还行吧” ,或者不能直接表达出情绪,而是省略情绪的表达,直接说情绪产生的结果。比如:“我觉得应该去看场电影” 和 “我很无聊,所以我想去看一场电影”。“我想和你聊聊天” 和“我感觉很有挫败感,所以我想你跟我聊聊天”。或者其他更丰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4、分享多样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单一的,比如每天按时回家的老公,有一天突然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告诉你他有什么事,并且联系不上。你正要联系其他朋友发起寻找时,他若无其事的回来了,此时,你会怎么样?非常生气的指责他,其实你的情绪是:有担心、有焦虑、有生气,所以当你表达的时候,一定记得表达出自己的担心、焦虑,不要只是表达生气。
5、评估何时何地表达感觉
一阵强烈的情绪涌上心头的瞬间,通常不是说出口的最佳时机。你可以在时机交谈之前“想象沟通”,预先演练要说的内容和对方可能的结果,能够增进彼此的关系。在表达之前确保对方是准备好听完你所有要说的话了。
有时候,你可能选择永远也不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写出你的感受与想法,无论对你的心理、生理还是情绪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6、对自己的感觉负责
“你让我生气”,改成“我在生气”,别人并没有让我们产生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情绪,一味认定别人是造成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他们的原因,就否认了我们每个人为自己的情绪所要负的责任。
7、关照沟通渠道
现在有丰富的渠道来进行沟通和抒发情绪,根据不同的情绪,选择不同的媒介渠道,不过要记住,依赖媒介渠道的沟通不可逆,覆水难收,所以在抒发之前一定要慎重。
《苟且生活碎碎念》
最需要被珍惜的资源是时间,最有价值的资产是我们的头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