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子的学习成绩,我是很敏感的。
上次阶段考,儿子的成绩年段排名321,这个名次让我看到了希望。觉得儿子真的开始认真学习了。以他的资质,再加上勤奋,期末或许真的可以进到年段前200名。
可惜,我想的似乎有点太乐观。
阶段考后不久的一次数学周考,儿子竟然考了个D1,65分的成绩。
看到这个成绩,一种深深的忧虑感袭上了我的心头。
中午儿子刚一回家,没等他坐定,我就忍不住了:“这次数学怎么只考了个D1?”
“那不是很正常吗?”儿子轻描淡写地轻轻哼了一句。
“正常?都D1了还正常?”
“不是每次考好一次之后,都会考爆一次吗?有什么可担心的。”这个成绩,对于儿子来说,好像是意料中的事。并没有因它是D1而给带他来丝毫的挫败感。
“一定要抓紧补缺补漏,下次考试成绩就要提上来。”我忍住将要爆发的火气说。
之后,隔三差五的,看到儿子一回家就找他妈妈要手机,我就忍不住要反复唠叨:“怎么整天要手机?看看你上次考的数学成绩。”
通常,儿子总是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来。你唠叨你的,我自充耳不闻。
有时,实在被说得烦了,就回一句:“过不去了吗?怎么一直揪着那个数学成绩不放。”
我还真是过不去了,直到他再次考一个好的数学成绩出来为止。
时间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我一直在等待着那个能够解除我深深忧虑的数学成绩。
成绩还没来,高考来了。高考的分数线出来了。看着那一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线,再对比一下儿子现在的成绩,原本不淡定的我现在更加不淡定了。
“儿子,要努力学习,把成绩提上去。要不,两年后填报志愿时,就会很被动。”
儿子呢,看着高考分数线的公布,心里似乎也有点小触动。不过,那种触动可能只是一小块石子投入水中漾出的小波纹,稍一掠过也就不见了。
接下来,儿子还是按他的节奏,一成不变地过着他的日子。我呢,那颗揪着的心始终没有放下。
上星期周末,儿子雷打不动地又玩起了网络游戏。
“玩就玩吧,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适当的放松也是应该的。”我想
周六晚上,一吃完饭,儿子又钻进他的房间沉迷到他的网络世界去了。
晚上11:50,我提醒儿子要准备休息了。儿子说再给他十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儿子又说再等一会儿。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到了十二点二十分。我每隔十分钟提醒一次,提醒了两三次之后,儿子依然没有下线的意思。看他这样子,我的火爆脾气禁不住涌了上来。张口就是一通的乱批。那气势,颇有滚滚长江水的味道。
儿子呢,因为玩得不够尽兴,积压在心中许久的不满也彻底被我掀开了盖:“每周就这么一天,还不能玩尽兴。总是要我读书,读书。没玩够,我怎么排解积累了一星期的压力?”
“有你这么玩的吗?一玩就收不住脚。要是学习上也能像玩游戏这么拼,这么见缝插针地找时间,成绩早提上来了。”
我永远也改变不了三句不离成绩的毛病。本来想好一箩筐的话,到最后说出口的,总是那干巴巴的两个字:成绩。
“成绩再好有什么用。排名进入年段前100名,你们就能让我带手机到学校吗?”
“别人都有自己的手机,就我没有。”
儿子边说边流着眼泪。
儿子以前是有自己的一部手机的。只是今年春节玩得太过火让我给摔了。那时他也伤心得泪流满面。为了安抚他,我们商定:只要名次进入年段前150名,就再给他买一部新的。
“什么时候你的成绩进了年段150名,一定给你买。可是,你现在的成绩离那差远了。”
“你看看自己的成绩。阶段考之后,数学马上考了个D1,这能叫我放心吗?那些真正学习好的人,成绩都是比较稳定的。哪像你这样翻天覆地乱钻?”
儿子听后,情绪似乎稳定了些。大大舒了口气说:“终于把积压一个多星期的火气释放完了。不知怎么回事,每一两个星期,情绪就会失控一次。”
说完这话,儿子就从沙发上站起来,独自洗漱去了。
今天,智学网公布了物理月考的成绩:74。看到这个成绩,我又坐不住了。物理可是儿子的拿手科目,这个成绩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糟了。同时,一种莫名的失落情绪又涌上心头:只怕儿子期末考的成绩又得下降了。
唉,都说孩子到了高二年级就会懂得时间的可贵,拼搏的意义。可是,儿子现在已经快读高二了,怎么还看不到一星半点长大的苗头呢?
前天回家,在小区的地下室看到一位外卖小哥拎着餐盒气喘吁吁地跑电梯。我问他:“很急吗?不然为什么要跑?”他说:“时间快到了,如果来不及,这单就白送了。不跑不行啊。”
我听后心有所感。回到家就对儿子说了刚刚看到的一幕。儿子似乎对我说的没什么感觉。一点表示好奇或惊讶的表情都没有。可是,我脑海里呈现的却是两年后儿子考不上一所好大学,满街跑着送外卖的情景。
“儿子,就剩两年的时间了。拼吧,将来的道路才有得选。”我忍不住地又对儿子说道。
“拼吧,不然青春要干嘛用呢?”这句话是这段时间我最经常对儿子说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