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周年の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冷蝉」のイラスト [pixiv].jpg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状况:明明读过一本书,但是在回忆书中内容的时候,大脑中却一片空白。
出现这样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始是,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仅仅是在「读」而已。
检验我们是否认真读过一本书的重要标准是,我们是否能把书中印象深刻的内容讲个其他人听。而一本书中的内容和观点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全部记下来,即使记住了一部分,过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很容易忘记。
为了解决「白读书」的这个问题,作者 奥野宣之 在他的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中提到了,通过读书笔记提高读书的体验。
读书笔记是在与作者交流
这里的读书笔记不仅仅是指摘抄书中重点的话,更重要的是,写下自己在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即「摘抄 + 评论」的形式。
即使做不到对书中的全部重点进行长篇大论的点评,也要尽量的写下自己在当时的想法,就算是简单的「啊,原来还有这么有趣的观点,从来没听说过~」之类的也无所谓。
在写评论的过程中,也是跟书的作者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与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即使跟作者有不同的观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正是这种多样性才使得接触别人的观点有更大的乐趣。
记录当时自己的想法
除了跟作者进行「对话」之外,读书笔记中的评论,也是在记录自己当时在阅读时的所思所想,仅仅是这样也显得很珍贵。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的,很可能几个月的时间会造成我们的想法发生很大的改变。
如果有一天,你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自己许多年之前写的日记,相信你会有一种很怀念很怀念的感觉,心里会想,原来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啊。
读书笔记也是一个道理。在重复读书的时候,每次的读书体验都会有所不同,而读书笔记恰好把每个时间自己的想法记录了下来,从中可以看到另一个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肯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说不定,在失落的时候,看到当初的自己鼓励自己的话,一下就充满了信心也说不定。
用读书笔记代替读书
在做完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后,我们再次想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把书放在一边,读我们的读书笔记就可以了。
因为我们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已经把这本书中自己觉得很好的地方记录了下来,并且评论的存在能更快地让我们理解书中的内容。比起再重头读一遍书,会节省很多时间。
有人可能会想,这样对书来说不是很可怜吗?
但是我们要明确读书的目标,并不是「单纯的读书」,而是把书中的知识纳入我们的知识体系中。
读书是为了提高自我,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在读书而读书。
我在尝试过作者书中的读书笔记方法之后,读过的书中的内容在脑海中的印象更深刻了。虽然我用的是软件进行摘抄和写评论,花了不少时间,但这些时间是很值得的。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我确定一年目标后的第 17 篇文章,你们可以见证我是如何在我所处的 「怪圈」 中不断挣扎,并一步步跳出去的。
「20180831」「Nardack」のイラスト [pixiv].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