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家的盛赞激发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昨天下班直奔影院,看完后就特别想为它写篇影评。非常棒的电影,尤其是剧情和人物设计,值得深度思考。
整部影片围绕两组矛盾冲突展开,一个是敖丙的灵珠与哪吒的魔丸代表的神性与魔性冲突! 一个是太乙与申公豹所代表的根正苗红的神与从底层的妖修炼的神在衣钵继承资格上的冲突。当然还有其他冲突,例如父与子……但主要的矛盾仍然是这两条。
似乎这些矛盾与冲突的根源都是因为神——也就是太乙和申公豹的师傅,对待弟子有失公平,对待魔丸似乎不太符合悲悯的天道精神所造成的。那么,真的是这样么?

首先,看哪吒的结果,由一个不分善恶,顽劣暴力,能毁天灭地的魔丸,在太乙和父母的教育感化下,成了感恩父母,宽恕朋友,拯救百姓的英雄。最后与他的神力被激发的还有他的神性!!可以说,哪吒在师长的帮助下,关键时刻用正确的价值选择完成了自我拯救,并获得了进入神仙位列的资格。
剧中他有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被很多人理解为他的反抗精神,意为逆天改命。但我觉得哪吒想说的是:在完全拥有独立意志下,人们有选择为善或为恶的权力的自由意志。
而他的命,真的是完全由他自己掌控么?我认为不完全是。的确,他有自由意志,他的最终选择可以说是被封神的关键原因。但更有天/神的有意安排,否则李靖夫妇就不会是他的父母,太乙就不会被安排为他的师傅,申公豹就不会成为他生命的劫!正是这些安排,熬炼了他的神性和神力。

再说敖丙,典型的悲剧人物,但最终的归宿又何尝不让人为他长出一口气。敖丙先天太好,他是灵珠化身,但如同一些海淀妈妈养育下的孩子一样,家长一步登天的渴望和对命运不公的控诉都被压在了他身上,以至于一个善良仁义,器宇不凡明明可以有大作为的孩子,因父母的局限将原本可以“补天”的使命——降维到争夺权力地位名誉的层次。他与哪吒的相遇是命定,又是他最大的幸运。被师长正确教育下成长的哪吒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之后,敖丙灵珠的美好神性也被激发,在犯下大错后的牺牲与舍己,何尝不是他对自己另一种形式的救赎呢!虽然他最后看似肉体破灭,剩下了灵魂,但何尝不是从父母亲族的欲望和苦毒中得释放呢?
而故事到此,我们还要思考,这一切都是在被大家认为“不公正的神”的意料之外吗?是偶然发生的吗?绝对不是。当神当着申公豹的面,将任务安排给太乙,并安排李靖夫妇养育孩子的时候,结局就注定会如此完美的呈现。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
这就来到第二条矛盾线,太乙和申公豹的冲突。很多人为申公豹抱不平,凭什么能力比太乙强的申公豹就无法获得师傅一视同仁的对待,因此,申似乎成了反抗的英雄,造反有理了。那么,真的是这样么?我认为不是。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神?我想神之所以不是人,也不是妖,能够被铭记尊敬赞美,除了他们神通广大之外,古今中外的神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牺牲与舍己。舍小己,为大义。他们因为心中有天地,有众生,唯独没有自我,才能成为守护神,被纪念被赞美。

因此,我们来看申公豹和太乙,太乙虽然贪酒贪吃,看似能力一般,但从他教育哪吒的价值观,对待李靖夫妇以及芸芸众生的亲和、无架子的态度,以及最后明知可能自己也会被天雷劈死依然奔向天雷拯救哪吒和敖丙的种种,我们看到,太乙最宝贵的品质,也是他的师傅把任务交给他的原因——在他看不到任何美好的肌肉线条的肥胖身体里,却装着天地,众生,他人,当然还有美食!他的自我很少,他能正视自己的软弱与不足,因此在他那看不到骄傲,有的是平和与亲切,以及真实。
申公豹则是太乙的反面,他的自我太大了,从豹到神,一身的神通,这样的成就让他在仙界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灵魂中骄傲自我的一面:我是何等的强大,何等的智慧,众仙皆不如我,我拜你为师都是对你的抬举,我应该得到……我应该被……对待……
但他缺少了什么?没错,神是有使命的,你也可以把神理解为神通广大为天地扛重担的英雄,但申公豹显然不是,他的努力和争取只有一个使命的驱动,就是成为神,让师傅认可,让四海八荒都认可。他认为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存在本身就当受永世赞美与膜拜!何等骄傲🦚
此时再看申公豹的格局,结论出来了,他虽然幻化成人形,有强大的神通法力,但他的三观跟神仙道不一样,他内心无大爱,只有渺小的自己,展现出来的是极度的自我与骄傲。而这些他是不自知的,但他的师傅——姜果然是老的辣,从一开始就看到了他的症结。
所以,当他的面,许太乙功名,给予重任,何尝不是送给申一面镜子,一次试炼他的徒弟们灵魂真貌的机会呢?为了这些熊徒弟,师傅也是操碎了心呀!可惜,申公豹始终没有觉悟……因此,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申公豹的自我自大与自私渺小的一面,都在检验中漏出原形,他的选择和太乙的形成鲜明反差。
申公豹的悲剧不在于他是豹子,不在于他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不在于他失败了,他的悲剧在于,在镜子面前,他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狭小格局,不是狂妄自我下的苦毒和怨天尤人,不是渴望被认可下的虚弱自卑,他看到的却都是天道的不公,别人的偏见,这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