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而时习之”的启示(二)

“学而时习之”的启示(二)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21:21 被阅读0次

0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什么是“朋”?

同门为朋。引申为“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有这样的朋友,无惧路途遥远,放下繁杂事务,只为与你相聚交流,相互促进。

这是多么难得的朋友。

一个人无论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他的思维往往也是有局限性的,有些错误甚至难以自觉自知。

而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理解事物,帮助我们打破局限,让视野更开阔,境界修养更深厚。

反之亦然。因为相知的人们是相互促进、彼此成全的。

现在通讯发达,距离不再成为问题。人们通过手机,就可以交流探讨。

这种无关距离的精神相聚,灵魂碰撞,内心自然是喜悦的。

就像子贡和老师的对话,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间,境界提升,又怎能不快乐呢。

0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被人误解,被人轻视,依就坦然面对,不改初心。这几乎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人必然要经过的泥泞之路。

孔子周游列国,屡屡碰壁。

有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

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描述的很生动形象啊!”

这份豁达的胸襟,平和的心态,背后是长期的自我修炼。

谁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谁的梦想可以一蹴而就?就像一首老歌的歌词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良好的心态,矢志不移。这也正是孔子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的事情。

04)总结以上这三段话来表示一个人修练的方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对自我内在的修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依靠他人的力量相互促进;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宠辱不惊的心态修行。

三者结合,人就能在任何境遇之下,得以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时习之”的启示(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zs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