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说我很喜欢这部片子的风格和题材,但是这部片子真的让人感到不适,我自认为接受程度挺高,但我看完电影就一阵阵反胃。
我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片评分和口碑这么两极化了。电影是一门朦胧的艺术,我们与电影里的世界隔着一层薄薄的荧幕,那就是两个世界的距离;但是我们又与眼前的巨幕过于接近,所有的声光影都在短时间内放大,被毫无干扰地捕捉。于是我们习惯了电影用隐忍的暗喻向我们展示宏大的主旨,过于直接刺激的画面会引起我们加倍的反应。这部影片成功把我拖进里面了,尖锐的音乐,流血,丑陋,不管是不是炫技,但成功地刺激了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看完的感觉,深刻,但是难受。
“这是一个隐喻。”影片中颇为挪喻地出现这句话。我反而觉得这部电影所有的隐喻只存在于标题。导演抛弃了他惯用的隐喻手法,用最直接赤裸的手法去展示了如何撕碎表面的美好,露出丑陋的自我。旧时恶习,亲人背叛,纯洁的凋亡,本质不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恶之花的绽放。
其实我们都知道心灵背后丑陋的一面,那些盖于表面的美好终究会慢慢腐烂。只是电影里面的这个过程迅速得让我们无法接受。
最后谈谈电影的两处画面和当时观影的一些真实感受。
一处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对称镜头。视觉上的完美框住了所有的躁动和压抑,在高潮来临将这些平衡与束缚全部撕碎的时候内心那个分裂的自己膨胀得是那么迅猛肆意。很想大吼大叫但是被紧缚的西装和安静的周围捂住,后来听见后排传来压抑不住的一句“shit”,嘲弄地扯了扯嘴角,那些不适借着别人卸去,然后心里又泛起一种病态的快感。
另一处是女孩依靠在一棵大树上哼着歌,背后那四处岔开的树冠仿佛巨大的鹿角从女孩体内延伸。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汉尼拔里,黑色的鹿角刺穿阿盖达的画面。鹿是纯洁的象征,往往只有最纯净的地方,恶之花能最美丽的滋长盛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