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丰子恺先生此幅漫画,若不论“题名”,是不难让人理解的,也让人想起自己的曾经——山美,水美,泛舟而观之,真是舒畅,惬意!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谁的诗句?网上是搜不到的。因而,为什么“不肯住”,就成了让人动心搜肠的事情了。
『2』
明川先生的解读呢?釆用了“佛家说”:“世上好的坏的都是虚幻。过眼云烟,看看倒不妨事,但若执着地要住、要占有、要属于,那就是把心托在虚幻上,仿似想占在云端,自然到头来了无着落,痛苦烦恼便由此而生。因此,《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是解说“不肯住”该是符合丰先生此画意趣的,因为丰先生本有“佛心”。
『3』
以此画面而观我们俗世的生活呢?
长江三峡这样的雄奇美景我还是没有畅游过的,但如此漫画的峡谷、山湖游还是有所经历的,“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则是恰如明川先生所言“快去快回,能多赚几个铜板”,但也无妨,因为今人都有了智能手机,可拍照,可录像,也就随他“舟人不肯住”罢了。
但看丰先生画面,到底是前面“坐舟之人不肯住”还是后面“执舟之人不肯住”,倒是很值得思考了,要好好想想。
『4』
实在地说,绿水青山的美景是个人难以独占的,谁人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即便“执舟之人”,常在此境中,大概也就习以为常,不足惊奇概叹了。
真正拥有如是美景、美境的是谁?我以为照片、录像者都不是,唯在对此能诗者,能画作者!能够把握美、驾驭美者,才是美的真正拥有者——刻骨铭心地能力之拥有。对于如是者,才会是真的“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了。我是这样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