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谈
扒着井沿看一眼----《天道》

扒着井沿看一眼----《天道》

作者: 晓柏搭 | 来源:发表于2019-07-29 22:44 被阅读0次

《天道》作为一部已经超过10年的国产电视连续剧, 看看豆瓣, 还是不断有人在看、有人在更新品论,真的一种传奇和激励。

10多年间, 我也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书和电视,(电视还包括未剪辑版和app简配版本,另外据说还有36集的版本)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

很多片子,主要是因为未知的结局才吸引观众。但是这个片子一开始就把结局给讲出来了。如此霸气的倒叙,也许是希望观众不要去猜测结果, 而是要注意过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是否是一种必然, 不可改变。

想要提笔很久,但是一直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开始写, 剧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 他们3个人参与这件事儿就像扒着井沿向外看一样, 最终很有可能还是会掉下去。 而往往因为向外看过了一眼, 掉下去以后更加的痛苦。 每个人, 终究 有自己的命运。

刘冰

刘冰的出现貌似偶然实为必然;丁穷困潦倒,去刘冰那里卖自己珍藏的唱片,作为无商不奸的刘冰,低价收购高价卖。不但为他将来的结局做了铺垫, 也非常自然的引出了叶晓明和冯世杰的出现。

刘冰的格局,基于他的经历, 从业经历丰富, 且不说没有成功的, 也没有长时间的; 对于钱的渴望和希望赚快钱的想法,因此大投入的气魄和胸襟, 也成就最后讹诈一把的鼓励和纵深一跃的勇气。

刘不可以说不聪明,就凭在汽修店门口等待到深更半夜的敏锐和执着,足以作为成就一番事业的技术基础。而且, 对于他能够后着脸皮去找丁元英要求入股的事儿来说, 也具有足够商业天赋。 但是只是小聪明, 爱钱, 爱面子, 爱吹牛。 虽然在公司筹建过程中,他担心的那些问题,其实大家都担心。 但是通过他的嘴里说出来, 更好的塑造和他的性格以及为他的将来做的铺垫。过于急功近利,聪明反被聪明误,对于钱太过强烈的欲望最终吞噬了自己。

叶晓明

作为三个发烧友当中最为见过世面的一个人, 格局受到的自己见识的局限。 能够在丁出现的时候感受到丁的能力, 也愿意参与这样项目。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考虑的问题其实最符合逻辑。然而, 与丁的出发点不同,丁不是要成就一个王庙村,而是要扔块石头听水声。

叶最后的退缩也是必然,因为见识的局限性, 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思维达不到那样的高度, 同时基于理性的思考, 最终退出的结果就是必然 。

从叶来看能够退出是一种最好的结果,这样的行为其实是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的,我不认为自己在实际情况下能够比他做的更好。因为和大姐不一样,她还有饭店, 最多是投资失败, 而对于刘冰、叶晓明来说是就是全部家当,且不说在电视里面没有交代的家人、亲朋、好友的情况, 对于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

反过来想, 如何操作才能避免晓明的状况?
1: 如果是事不关己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正确的分析出将来的局势,需要对于生活的了解、法律的知识以及对于周围人群的分析。 如果咨询过法律界的朋友,或者对于丁元英足够信任的情况下, 可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2:就是在当局者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很难避免了,叶晓明没有做错什么,眼界、格局限制了他的高度。

冯世杰

汽修老板兼发烧友, 看上去是最得利的、 成功的。最后保留的王庙村的生产基地, 依靠他的一人之力带领了全村脱贫,当然, 他也只能走到这里了。

从本质上来说,冯世杰是一个淳朴的有志青年。 靠自己的眼光更重要是以一份希望给村里带去富裕的内驱力,借助丁的能力做了一件堪称奇迹的事儿。协商失败后的选择也算是合理, 汽修店作为一个还算是可以糊口的资金来源,作为他的后盾, 同样也是最后为了保全全村的机械设备。

他所代表的王庙村,真的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或者放不下的了。 他的本质是踏实,朴实,为全村着想的心态,决定了他的成功。

当然,如果他没有那个之前苦心经营的汽修店的话, 他应该也不会是这样的一个决定。 所谓,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吗?

肖亚文

一个有眼光、有能力的人啊。 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怎么相处,对于丁的认识就远远超过了其他人,那句话概括的很好:这种人定位应该是朋友熟人,太近了就没有了这样的意义。

通过布局, 成就了这样的机会, 如果她的介入是基于对丁元英的评价以及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认知。 那她的成功则是基于她的知识储备、布局能力以及对机会的把握。

另外,将一个美女安插在丁元英的周围, 她是不是故意的呢?何尝又不希望他们之间能够发生一些什么呢?

韩楚峰

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对于融资、丁背景的交代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芮晓丹北京查账的对应, 可谓是有礼有节, 这样的规格的接待是针对丁元英的不是对芮晓丹的。同时小丹的对应,也非常的出色和到位。

另外,他们的五台山之行, 也把将来发生的大致结果进行了交代, 除了神话丁元英以外, 还充分的反映了,当时预判的想法, 反正这就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片子。

芮小丹

一个人物,家世背景说明了她的不平凡,不简单。 这样的背景做刑警不仅仅为了凸显她的不寻常,也为了王明阳的审讯和最后的结局。而整个故事就是她串起来的,却又十分的合理。

起:朋友肖亚文请她帮忙照看一下暂居古城的朋友, 从开始的鄙视,到好奇, 从音响被骗的愤恨到为他的才华、人品所折服;

承:一顿饭局牵出了小丹对于元英的感情,从自己也不知道爱了, 到自己愿意扑火;借钱的事儿, 引出父亲为结局做铺垫,又有了北京之行,得到了韩楚峰和肖亚文对于丁元英看待女人的评价,最终为丁履行一下程序以及以后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转: 一颗臭$弹,可以作为复合的理由,虽有些牵强, 但是对于关于王阳明的审讯, 以及关于文化属性的探讨, 定义了丁不仅仅是扒拉铜钱, 还能扒拉灵魂。

合: 为了留住丁, 问他要了一个礼物, 牵扯出了后面这么多一堆事儿。

目前流出最多的所谓删除版, 主要是指最后结小丹是流血过多还是自杀的。我觉得自杀更符合人设 ,一种来去自如的自在,与之前的行为一脉相承。

当然, 最后这个火拼的过程有些瑕疵,似乎蓄意而为之,不过这个电视本来就不准备讲述一个严密的故事, 而是把一些道理和思考放在相对合理的故事范畴内。

丁元英

其实,最大的感受是丁才是这个古城故事的局外人, 从天而降又偷偷的溜走。

人物设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的人, 原来没有钱, 现在赚了些钱,因此可以有机会找个僻静的小地方自己呆着吧。

丁的人设, 非人, 是神是魔是鬼反正不是人, 这样的一个人设对于故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人的本身太过于传奇而不应该存在与现实社会中。 仅仅为了推动故事的发展从而引出在不同情况下其他凡人的状态和抉择而已。

书、剧本和演员

天道的电视连续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本来就是一个编剧, 因此, 小说和电视剧基本没有区别,台词都一样,就像是权力的游戏前四卷书和电视都一样。 王志文等一干人,演的也非常出色, 都是想象中每个人该有的样子, 谢谢这些演员。

今后还会不只看一遍、两边。 今天先留下一些文字也算是留给将来的自己。

相关文章

  • 扒着井沿看一眼----《天道》

    《天道》作为一部已经超过10年的国产电视连续剧, 看看豆瓣, 还是不断有人在看、有人在更新品论,真的一种传奇和激励...

  • 《天道》:大多数人都是那只井底之蛙,很残酷,但却是事实

    《天道》里面,在最初设计扶贫王庙村思路的时候,经常出现这句话,“让他们扒着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对他们而言,未必是...

  • 《天道》感悟5 扒着井沿看一眼后,你的选择是……

    听说纯原创的公众号不超过7%,这是拂尘记的第708篇原创文章,字数1638,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天道中丁元英说过这...

  • 扒着井沿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再掉下去是什么感受?

    文/魏千洛 扒着井沿看一眼外面的世界,然后又掉下去。 这是《遥远的救世主》中贯穿主线的描述。 书中频频出现“文化属...

  • 认知不对称

    只要认知存在差距,信息不对称就会广泛存在。 当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有勇气的爬了出来适应了外面的规则...

  • 小谈“精神绝症”

    “神话的实质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而延伸的问题之一是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否会患上精神绝症?...

  • 两天一夜的追完24集《天道》,欲说还休

    看完《天道》,这些印在脑海中。 一、扒在井沿上的人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说功...

  • 美景在高处

    生活在井底之人,努力扒着井沿往外看,也只能看看,如果没有长出认知的翅膀,没有努力学习攀爬高度,是飞不出井口的...

  • 扒着窗户看世界

    今天是到这里写东西的第一天,为什么会来呢,主要还是因为别的也实在不会什么,文化学历不够,读的书嘛,也是不多。跑了十...

  • 扒着窗户看世界——房

    今天的热搜看了看没啥好聊的,于是乎决定唠唠我一直想说的这个话题,关于“买房”的话题。咱们还是老规矩,怎么看就怎么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扒着井沿看一眼----《天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cw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