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性格温婉淡然,没有欣喜若狂,也没有痛不欲生,看起来永远都是那样的平淡。在这个十八线小县城里,年收入10万左右,如今已有一定的积蓄,即便买房子,就凭她自己的积蓄全款结算也绰绰有余。可是她坚持不买,一直租住。
儿子已经18岁,按说儿子到这个年龄,父母就早早准备了房子。有的甚至准备两套房,就是为了将来不和孩子住在一起。
去年,一个楼盘开盘,大家劝她买房,开盘当天眼看着她交了订金,心想着今年就可以交房装修了,今天才知道她又把房给退了。问她原因,她只说是不想操心装修房子,买了房还得装修,麻烦!这让同事们狠批了一顿,她仍然是笑笑,不做任何解释!
大家感慨万千,猜不出她到底怎么想的。在众人眼里她似乎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思想也与众不同。如今全国上下都在说房子,能买到的早就入手了,能攒够首付款的也赶早不赶晚。唯有她,永远不提房子的事,好像这与她无关。
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就是这样,让我们这些俗人无法理解。可是生活是自己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的权利,生活是否幸福,也只有她本人知道,别人也无从了解,大家只不过是按照自己的幸福标准去衡量他人罢了。就好像住大房子的觉得住小房子的不幸福,有房的认为没房的不幸福一样。其实大家都知道幸福的标准并不是一套大房子,只是觉得大家都有的,你也该有,如果没有就是不幸。
可是,不买房就真的不对吗?
在这个小县城租房子,两室一厅年租金5000,三室一厅的租金5500左右,多年来价格稳定,如果想长期租下去,一次性付多年租金还会优惠。这样的价格可以在一处住100年和买一套房子费用相抵。
因为是租房子,所以家具等大件物品也不用买,因为搬家不容易,真正成了极简生活,没有什么过度消费,所以每月工资结余不少。
不足之处就是,即便是住100年,房子始终是别人的。有能力买而不买是不是错误,这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自古以来求田问舍是多数人的心愿,我们评判一个家族大多也以它拥有多少田地和房屋作为标准。千年的文化心理让大家有点钱都用来置办田产购买房屋了,事实也证明这是投资增值最快的方法。从资产保值的方面看,不置田产房屋是错的。
但是换个角度看也未必不行,一线城市外来户较多,因为高房价让多数人都是租房住,并且租金连年上涨,即便是这样也未必能遇到条件好的房子。但是在这个小县城,租房子不成问题,甚至还可以租到一套装修精美的房子,价位也不高,拎包即住,省去很多麻烦。从这一方面来说,租房子并不影响生活质量。恰恰相反,生活结余可以用于享受生活。
有能力买房但是坚持不买,到底是对还是错,这真是个问题。正如该结婚的年龄不结一样,并不是找不到结婚对象,就是不想结,这都是在挑战传统观念,无所谓对与错!
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进步,和而不同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