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能不能带我和弟弟去去小公园?”
“好。”
“妈妈,能不能带我和大哥去去小公园?”
“好。”
类似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让孩子们无限向往的“小公园”其实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只不过离家近的小小公园。
吃过午饭,一手拉着大宝,一手拽着小宝,我们娘仨开始步行前往小公园,五分钟的路程每次都得走二十多分钟,多出的路程和时间是无限的创意加无限的快乐。
一到小公园,大宝必定第一个冲上去,伴随着一声“啊—冲啊!陶陶—快!”瞬间不见了踪影。
只要大哥一跑,小弟马上迅速回应,“好!来了—大哥!”于是单纯的疯跑或是稍有点计划的打仗片就开始上演了。
荡的不是秋千,是蓝天
这个时候我一般都会静静地看着他们,体会着孩子的那种快乐,偶尔拿出手机来记录一下兄弟俩的开心时光。
小公园里总是有很多人,有年轻的妈妈带着宝宝堆沙堡,也有老人小心翼翼地扶着孩子坐跷跷板。一起玩耍的孩子家长们会迅速熟络起来,互相问问年龄呀是否调皮呀,每次我还没有找到这样的沟通伙伴,就会听到“妈妈,快看!”
这次也不例外,我巡声望去,他俩正在热情地尬舞。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看着他们两张单纯的小脸蛋,体会着他们那肆无忌惮的快乐,我常常会想起我小时候的美好时光。
就像奥地利著名精神学家阿德勒所说的“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我只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各种不开心和烦恼时能想起童年的快乐,用童年的快乐来治愈成人以后的各种不快乐。
每次来小公园玩耍,他俩的折腾劲都会吸引好多人的目光,尤其是老人。
经常会有老人热心地指导我:“不敢让那样玩。”
“嗯嗯,是了大爷。”我每次都充满感激地礼貌回应道。我清楚老人是在关心孩子们。
可是毕竟是孩子,他们想玩玩却每天用很多规矩束缚我总觉得不太忍心。所以每次一出来玩我都会提前给他俩开个小会。
“就在这一片,不影响别人又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可以放开玩。”
“收到!”
“收到!”
转眼间两小只开溜了。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该叮嘱的我都会叮嘱,那么该跟进时我也都会跟进。
我一般都会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内以保证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冲过去。至于玩嗨时衣服弄脏,裤子磨破,鞋里进沙子等等都不是问题。
跷跷板上越来越默契的兄弟俩
孩子的世界好单纯,大宝都三年级了,可是和小班的弟弟玩起来还是毫无违和感。还经常和他小弟探讨问题,那股认真劲往往让我忍俊不禁。但是这种小男生的认真劲我恰恰认为是最珍贵的。虽然已快10岁,但是小男生本来就比小女生心智发育要慢,那么就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长大就好,不要让外界的纷繁复杂干扰了孩子的那份赤子之心。
至于兄弟俩的相处我一般都是一起夸一起骂,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样俩孩子的感情越来越好,相处也越来越默契。
简单的快乐其实我们大人也可以拥有。
放下复杂,回归简单。
放下过去,回归当下。
你快乐,孩子才能更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