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在岳阳市教育基金会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我们平江县23所单人校老师如期参加了北京考察研学活动。

单人校是中国当下农村山区生源减少和撤校并点形成的一种教育现象。地处偏僻、居民贫穷,是"单人校"的地域性特点;而且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一所单人校就像一个在汪洋中的孤独小岛,单人校的老师就是这个孤岛的引领者和守望者。因为没有同事,所有培训都无法参加。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刚刚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任何对教学有益的事情只能靠自己在网络上学习或者自己慢慢摸索。有时,心中难免会想,其它的单人校老师又是怎样学习和教学的呢?
还好,这一切都被岳阳市教育基金会的领导们看在眼里,并给予了单人校特别的关怀与关注。安排单人校老师赴京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直接与教育教学的最前沿取得真经。
2019年7月12日,我们平江县23位单人校老师陆陆续续到达相约出发的地点,或许是出于相同的经历,我们一见如故。无需多言,我们心灵相通,一起经历着迷茫与困惑,寂寞与孤独,但是从此刻开始,我们不再孤单,因为在同一片星空下,我们心意相通,使命相同,坚守在全县最偏远的角落,为最需要关心的群体,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7月13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张艳清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为我们上了一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的专题讲座。张艳清校长紧扣新课标理念,研读教材透彻,列举身边典型的教学案例,给我们充分展现了部编版教材的教学理念。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让我真正感受到她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张校长的精彩解读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老师们听得非常投入,这真是一次丰盛的精神大餐。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张校长从部编教材的诞生背景、编写原则、编写理念、体系结构、对教师的要求、主题教育落实情况、部编教材的"十一个问题"和"十个意识"共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明亮的窗。
首先,我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有了改变,从原来教师教改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教育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全新人才。
二是对学校的功能也有了新的认识,学校不但是学生们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们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当然,教师们共同学习和成长在单人校就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 ,因为只有一个教师,所以没办法进行校本研究,没办法形成教师们共同学习和成长。
三是部编版教材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人。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理念,知道教师应该树立为了一切的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知识、重视精神财富,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
四是强化“一课一得”意识,避免一篇课文面面俱到。反思自己的课堂,生怕学生不知道,就想把一篇课文里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到,这样一来,往往一篇课文需要三节课才能上完,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原来是对教材理解不到位,讲过的知识重复讲,难怪学生不爱听。
五是对汉语拼音要有了全新的定位,它只是识字的工具,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所以部编版一年级是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在语境中学习,在语境中运用。
此次讲座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与明白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方向,让我时刻记得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育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下一代。








为了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学习生活,了解首都厚重的历史文化,领导们还安排我们去了部分名胜古迹做文化考察。先后到了天安门、故宫、毛主席纪念馆、首都博物馆、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天坛公园、鸟巢、水立方、圆明园。通过参观、考察,让我们对北京的历史有了全面、较深的认识,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艺术,感受到京城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现代都市文化气息。
通过参加此次单人校园丁之家活动,我更进一步掌握了部编版小学语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通过专题讲座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使我的业务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将秉承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对北京的历史人文方面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几天的历史文化古迹的参观,通过亲眼所见、所感、所悟再去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
为期7天的北京考察学习,我们实地参观,聆听讲座、观摩学习、交心交流,一路行来,有体验、有活动、有欢笑、更有收获,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我想,我们单人校老师们不但在这几天相互交流,在以后的日子也将继续保持联系,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北京之行,我们不再孤单,不再闭塞,不再无助,我们就像所教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小梦想、小宇宙,也有自己的成长与收获,相约北京,我和我们的伙伴们、我的学生们都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