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看微信上的记录,好快,不知不觉已经读绘本快四年了了。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任何事情开始起来很容易,坚持却很难。

就像题目说的是一些感受而非经验,作为一个普通孩子的普通母亲这三年亲子绘本共读的想法,想和大家分享,也是静下心来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和思考吧,人生路漫漫需要不断思考总结再前行。
1、孩子坐不住怎么办
小孩子淘气这是天性,爱听故事这也几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亲子绘本阅读的关键还是在于前期的帮助和引导,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养成习惯以后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是从孩子一岁半开始买了第一套绘本故事《小熊宝宝系列》,后来买了《噼里啪啦》、《幼儿认知小百科系列》。这三套都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直到四岁还会经常翻看幼儿认知小百科,每个年龄段他能从中体会不同的乐趣。
那我家是从一开始就能安静的听读绘本吗?当然100%不是的,开始的时候就是我一个人在讲,他们俩在玩自己的,在床上蹦啊跳啊!我和他们基本两个世界。
当时我是加入了一个绘本妈妈群,一些有经验的妈妈说,小孩子开始基本都是这样的,只要妈妈坚持每天读个5-10分钟,孩子慢慢会很好奇被吸引。
事情证明就是这样的,小孩子会很好奇妈妈每天在干什么,会凑过来看看,就这样每天5分钟,小的时候不宜时间过长5-10分钟就好,书要选择字很少颜色丰富有趣的,立体书也是很棒的选择。
还有就是不要害怕孩子玩书,我家直到现在快五岁,依然会把书当做玩具,用来开火车、搭积木、修路,床上、床头随处可见的都是书。很小的时候也是会撕书啃书,其实这也是他感知的一种方式,要一遍一遍的告诉他们不可以撕。慢慢习惯便不会再撕书了。

2、功利心是亲子共读的最大敌人
刚开始接触亲子绘本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总会带着一些目的性。想让孩子互动,想让孩子从中懂得一些道理,孩子说不出不互动的时候,大人的期待会落空,伴随而来的是挫败焦虑负担,同时也挫伤了孩子读书的乐趣和积极性,渐渐失去阅读兴趣。
当我们感觉哪里不对劲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思考学习,然后在继续前进。试想如果我们每次读过书看过电影都要写几千字的读后感,写不好就各种批评,我们还能体会到书本和电影的乐趣吗?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植说过:“为孩子念图画书,绝不是为了眼前的育儿生活,更不是为孩子将来的学校教育做准备,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平静的享受这段美好的亲子关系,因为他需要你给他讲故事就那么几年,让绘本时光成为彼此美好的回忆。

3、亲子绘本共读带给孩子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心虚的,因为到目前为止,除了他们认识了不少汉字,我也不知道它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正因为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坚持,因为这是个功利而且讲究“有用”‘快’的社会。
我坚持绘本共读的初衷是想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我希望将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当他们面对迷茫无助,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是,可以有自己独立思考寻找答案的能力,可以自己给自己疗伤。
读书像种下一颗种子,然后发芽、生根、开花,最后开出智慧的果实。

4、怎么给孩子选择绘本
开始给孩子读绘本不知道怎么选书的时候,记住一个原则,选获得过图书大奖的绘本,比如凯迪克大奖、安徒生奖、格林威大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日本绘本大奖等等。
再就是根据作者,比如安东尼.布朗、宫西达也、松居植、艾瑞卡尔、DK等等。还有就是一些公众号、绘本推广机构会推送一些书单也可以作为参考。
或者是加入一些绘本群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选什么书应该是坚持绘本阅读里面最容易做到的了。
亲子共读最美好的意义,是孩子和父母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