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这位是小罗,我新来的同事,曾经留学海外的高材生”,我有点尴尬的看了看李总监,正想纠正一下,我并没有留学海外,只是在网上考取了国外某大学的EMBA。李总监手搭着张总的肩膀边笑边寒暄的走去办公室了。
半小时后张总从办公室出来,李总监亲自送去电梯,折返回来的时候,我还是把刚才没说了和李总监说了,他笑笑说,“哦,原来这样。”我又问到刚才那位是我们的客户吗?他说,“哦,不是,只是我参加的一个社会组织的成员,过来拜访我。”我欲言又止,他看到我犹豫中,半脚已经踏入了办公室门,又回头问,“你认识他吗?”我也没有考虑太多,就是觉得张总眼熟,像在我先生的公司见过,还记得我先生说他是合伙人之类的。于是我就回复说,“应该认识吧,不太确认,张总好像是我先生的合伙人吧。”李总监脸色变了一下,笑笑的眼睛变得正经起来,追问道:“哦,你先生也认识他?他主要是做地产项目销售的。”我看李总监严肃起来,也不敢乱说,不断说不确认。李总监见我不能再说出什么其他信息便罢了,回到办公室。
回家路上,我给先生发了微信,说起今天见到张总的事。我先生说刚好张总在公司,下班我们仨一起吃饭吧,也介绍张总给我认识认识,毕竟是合伙人。到达餐馆后,张总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你不是在李总监公司的小罗吗?原来你是黄哥的媳妇啊!哈哈哈,真的太巧啦!”我笑笑,说:“是啊,刚加入李总监的公司,我从我先生的朋友圈见过您,所以今天也觉得眼熟,我还说您是李总监的大客户,也没敢多说话,怕耽误您时间。”张总喝了一口茶说,“害,你们李总监团队可厉害了,都发展到一千人了,业务水平都是公司数一数二,哪里还缺我这客户,哈哈哈哈!”我愣了一下,回道:“我也是刚加入团队,业务还不熟悉啊,如果有说错的地方您多多谅解,哈哈。”张总又说:“下次让李总监带你来我们的社团,交多一些朋友,业务好开展啊,哈哈!”我笑着说:“谢谢张总的邀请,一定来参观学习,多交朋友啊,哈哈。”
饭后回家,我和先生聊到,张总是个怎样的人。先生说,“能力一般,爱社交的人,有时候为了业绩也是会吹牛的人。但是今天他说李总监团队有一千人?这话的水分有点多啊,到底是李总监吹了牛还是他吹了牛啊?”我说,“我也不确定,但是今天李总监知道我和张总可能认识的时候,的确在套了我很多话,李总监是有点紧张了。”
若干星期后,李总监真的带了我们团队中的几位成员去了他张总和他共同参加的组织,说是企业间的交流会。会上我又见到了张总。张总亲切的和我们一行打招呼,然后就把李总监给带走了。剩下我们几个人在原地,天生好奇的我便去找其他社团成员交流。沟通过程中,总觉得这些成员的态度都比较淡薄,好像两人之间没有利益就没有什么好谈的。多数的对话开头都是先了解你的行业,有什么生意需求,有的话,加微信,没有的话,默默走开。聊了一个上午下来,我们几个同行的人都和社团的人聊了一下,回来坐下来交流了我们的收获。不约而同的,我们都发现这里的人的谈话内容都是围绕相互利益,然后就是多数人对我们的领导李总监的评价都一般般,但是对我们团队的认知都一样,千人团队,业绩Top1。我们内心略略有点不安,怕被问到具体业绩或者真的了解情况的,我们该怎么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