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最近又火火火火火火火了!
看看今年央爸的作品,光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本草纲目》就让人大呼精彩!从古典诗词、成语、著作,节目制作精良,舞美出彩,撩起咋们的小心脏那是杠杠的!

12月3日,《国家宝藏》首期开播,一贯大(lao)气(qi)的名字,瞬间燃炸B站!张国立、李晨、王凯、梁家辉、段奕宏、易烊千玺...《国家宝藏》以“博物馆+综艺”的全新形式,全国各地9位博物馆馆长齐齐坐镇,馆长讲解历史,而明星则演绎27件镇馆之宝的故事,豆瓣评分9.5。

最最最重要的是:《国家宝藏》还把文化艺术玩出了科技范!
这高大上的舞台效果,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经费在燃烧


“铁齿铜牙”讲解员——张国立,
以“故宫看门人”单霁翔院长为首的
9大博物院院长坐镇点评,
李晨、王凯、梁家辉等
27位明星守护人以小剧场的形式,
倾情讲述27件“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中国的国宝也“活起来”了,有人说,
这就是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先来感受下
那首被无数网友瞬间爆击的
由那英演唱的主题曲MV
《一眼千年》
很多人表示听哭了,
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画面和音乐
带给我们的惊艳和震撼。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部神作的亮点,先一起感受一下弹幕大军的热情:



张国立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开启每一个博物馆的故事,
串联每一个守护人的讲述,
点燃修复历史记忆的火种,
扛起延续中华文明的旌旗。
张国立手持一只巨型毛笔,

器宇轩昂地“舞”出了一条
由“九大博物馆的剪影”构成的水墨龙。
简直帅气得不像实力派!

在《国家宝藏》的开播仪式上,
张国立还爆了好友王刚的料:
“王刚守护的是曾侯乙编钟,
在节目拍摄现场王刚跟我说,
他第一眼看到曾侯乙编钟时大气都不敢喘,
恭敬地鞠了个躬,
然后脱了鞋几乎是爬进去的。
我们每个人在国宝面前,
都有着发自内心的尊敬。”
博物馆“第一天团”驾到!
今年正值故宫建立600年之际,
故宫博物院联合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
8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为大家献上此次文博盛宴。

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
交予民众甄选。
每件宝藏都拥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
他们倾情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博物馆版演员的诞生
首期节目中,
故宫博物院选出了三件国宝: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
以及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局部

它是北宋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
唯一传世之作,
12米巨幅长卷,
画出了惊艳世人的青绿山水。

石鼓
不平凡的鼓,
来自大秦帝国的“中华第一古物”,
上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

各种釉彩大瓶
别笑它花里胡哨“农家乐审美”,
这是中国瓷器技术流顶峰,
人称“瓷母”。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环节是:
李晨、王凯、梁家辉,
扮成历史人物直接演一段国宝故事,
这个段落被戏称为“博物馆版演员的诞生”。
李晨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去故宫玩,

因为家里离故宫骑车半小时。

梁家辉则是从自己作为演员
演过的历史剧出发,
诉说他在故宫中对历史的想象。
历史故事里最好笑的是

王凯演的“迷之自信”的乾隆:

“乾隆”风度翩翩,
一心想要打造出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
却被“穿越”过来的黄公望、王羲之等
不同历史朝代的文化名人不理解,
甚至连其父雍正皇帝也现身表达不认同。

这段对话笑坏了很多网友,
纷纷表示,原来乾隆这么自信又可爱。
除了惊艳世人的国宝、大牌明星演绎,《国家宝藏》最抢风头的,是节目组邀请和文物发生过交集的普通人,演绎的那出“今生故事”。

还有一群热情的故宫志愿者。



从《中国诗词大会》,
到《朗读者》再到《国家宝藏》,
央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
向大众展示泱泱大国的文化基因密码,
让普通观众都能对严肃话题感兴趣,
去感受历史的厚,
“让文化活起来!”
最终给人以震撼和自豪感。
正如网友评论:
“央爸出手,必属精品!”
但文化类综艺在向公众普及文化的同时,
也不断被质疑:
是否把文化速食化、快餐化?
我想《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的这段话能给外界的质疑一个很好的回答:

《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
我们很荣幸,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次把文博领域跟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结合在一起。
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
我们更希望大众能意识到——文物与我们的血脉相连。
我们希望看完节目的你,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真正的弘扬优秀传统。
每一件文物的真正价值,不是它值多少钱,而是它背后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
节目播出之后,如果大家都为自己能够了解国宝的过去和现在,而骄傲自豪,大家都想走进博物馆。
这就是《国家宝藏》最大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