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祖宗赵玄朗

作者: 到味 | 来源:发表于2023-04-01 10:29 被阅读0次

童贯点了点头说:“据说女真骁勇,在白山黑水间驰骋无敌。”

马植附和道:“不错,他们目前在辽国的黄龙府管辖范围内。”

童贯不明就里,问道:“这和燕云十六州有什么关系?”

马植斩钉截铁道:“我料定他们不久必反!”

“哦?”作为北宋痿大的军事家,童贯自然是有很敏感的军事直觉的,但很快他就找到了其中的破绽。

“即使女真造反,跟强大的辽国作对,能有什么作为?”

“大人,辽国看似庞然大物,实则分崩离析,加上气数将尽,女真一反,辽国就会走上末路,到时大宋只要联络女真,共同伐辽,燕云十六州不是唾手可得吗?”

“高,实在是高!”童贯大声叫好,联金灭辽建立不世功勋,此生足矣。

于是童贯把马植带回了汴京,向赵佶进献了联金灭辽的计策,这时完颜阿骨打还没有造反,女真还不叫金。

赵佶虽然不务正业,但不代表他没有理想,他这个皇帝要想和太祖、仁宗、神宗一样彪炳史册,开疆拓土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以蔡京和郑居中为代表。

郑居中说:“我朝和辽国和平日久,现在要破坏盟约,这算是什么良策?”

蔡京反驳道:“每年送给契丹五十万两白银,这叫和平吗?”

郑居中冷哼一声道:“真要是打起仗来,五百万都止不住,还会导致生灵涂炭!”

童贯也参与了辩论:“收复燕云是历代先皇之夙愿,你我既为人臣,如何能忘记?”

郑居中反应灵敏:“当年真宗皇帝签订檀渊之盟时,没有提收复燕云,现在已过百年,也没必要再提了吧。”

童贯一时语塞:“那不过是真宗皇帝的权宜之计!”

知枢密院事郑洵武看热闹不嫌事大,补了一枪:“当年以太宗之神武,以赵普之谋略,曹彬、潘美之将才,尚不能收复燕云,现在仅凭一个小小的女真,我们就有把握超过先辈吗?”

这话说的赵佶很尴尬,心想你这是摆明了看不起我啊,但他又不好发作,难道要说自己就是比自己的祖宗强?

朝议不欢而散,但是第二天赵佶就赐名马植叫“赵良嗣”,赵是国姓,这是承认马植的贡献,同时就如大臣们所说,女真还很弱小,赵佶没有轻举妄动,看看情况再说。

几年过去了,女真和辽国的实力对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中赞成联金灭辽的人也越来越多。

于是,在方腊起义的同时,赵佶派出了以赵良嗣为首的使团,从海上接近金国,谈成了一系列联金灭辽的协议,这就是“海上之盟”。

搞定海上之盟,北宋朝廷开始正视方腊起义,宋江那种小规模起义,派一个知州就能搞定,但是方腊部队的进展让宋军不敢小觑。

方腊部队已经占领了富庶的江南地区,切断了宋朝的经济命脉,而江南百姓也十分拥戴起义军,这让赵佶惊慌不已。

为了挽回民心,1120年底,赵佶撤掉了杭州造作局和苏州应奉局,同时下了一封罪己诏,深刻的检讨了自己这些年的荒唐行为,又罢免了朱勔父子的官职。

但这些行为只能对百姓有些安抚,方腊既然反了,就不会回头。赵佶派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音枕)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城地区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少数民族)、汉兵共计十五万人,南下镇压起义。

宋朝的宣抚使和制置使是临时性的封疆大吏,宣抚使主军事,制置使主民政,但如果只要宣抚使和制置使,那就是军政一把抓。

宣和三年(1121)正月,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向杭州和歙州(今黄山附近)进发,企图在睦州会合。

谭稹也是个大太监,以后他将作为童贯的继承人继续主持北面防务。

童贯从西北带来的大宋西军,长期与西夏作战,都是职业军人,是宋军的王牌主力,这样的王牌,打方腊这样的农民起义军,那真是杀鸡用牛刀。

宋军势如破竹,到1121年四月二十四日发动总攻,方腊军七万多人壮烈牺牲,方腊一家子全部被俘,被押解至汴京开封,八月二十四日被处决。

而方腊起义军的余部继续奋战,直到1122年三月,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才全部被镇压。

从方腊起义到起义军覆灭,历时虽然不过一年多,但是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整个宋朝绝无仅有的,也直接导致了北宋走向灭亡。

不过此时离北宋完蛋还有几年时间,赵佶还有最后的幸福时光,皇帝的幸福,我们体会不到啊,但是我们看得到,做皇帝时有多幸福,当了俘虏之后就有多悲哀。

当俘虏是以后的事,赵佶在位的这些年,他有哪些爱好呢?

琴棋书画自然不必多说,但赵佶还有一个雅号,叫做“道君皇帝”。

皇帝都自称是天子,那么你是哪个神仙的儿子呢?

唐朝皇帝姓李,从唐太宗李世民起,就宣传皇室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的后代,而宋朝皇帝姓赵,找谁做祖宗呢?

这个问题好办,实在找不到,就造一个。

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在梦里见到赵氏先祖,自称曾是人皇九个人其中的一个,后奉玉帝之命主赵氏一族,名为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朗。

自此以后,赵家皇室子孙就成了赵玄朗的后人,而从宋真宗开始,宋朝皇帝都推崇道教,尤以赵佶为甚。

赵佶没登基之前,就和一帮道士打的火热,其中有个道士叫郭天信,首先他的名字取的好,连老天都信他。

郭天信在太史局上班,太史局相当于国家天文台,主管天文历法等神秘莫测的事情,有一天,郭天信就神神秘秘的对赵佶说:“我夜观天象,将来你会得天下。”

果然,赵佶当上了皇帝,他觉得郭天信太神了,就不断的给他升官,竟然升到了定武军节度使。

相关文章

  • 【爬山】龙虎观

    龙虎观供奉财神爷赵公明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

  • ♬ ♬ 早安心语

    农历三月十五是财神爷赵公明的生日,此日拜拜,财源滚滚。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

  • 诗说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至公元976年)汉族,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重儿,江湖绰号赵玄朗。政治家、...

  • 月落玉梢头 第十一章 真相浮出 复仇开幕

    第十一章 真相浮出 复仇开幕 此时,玄玉走了出来,浑身疑问弥漫。 秦洛轩看到他,不禁吃惊道:“玄玉……” “舅舅...

  • 道教常识问答(十一)

    101、问:赵公明元帅是何来历? 答:赵公元帅,亦称赵玄坛,讳朗,字公明。道教所奉的财神,秦时得道于终南山。后为张...

  • 真武大帝

    玄天上帝,本称玄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为避讳宋圣祖赵玄朗之名而改称为真武。代表北方北极星。明代后大量修建真武...

  • 当时明月照宫墙(十一)

    上一章:第十章 香囊 第十一章 翻旧账 赵佑岱想来真的饿坏了,等到我都停下筷子很久了,他还在慢条斯理地吃着。我端着...

  • 【穿越】《半城烟沙》(11):你和赵靖王子很熟?

    目录 戳这里 上一章 第十一章【你和赵靖王子很熟?】(上) 白糖七转身一看,来人正是那个千璃国王子。 赵靖王子挥挥...

  • 鹿岛故事(15)

    【简书连载风云录】鹿岛故事【目录】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五章 自从赵博回到公司,我的工作清闲了不少,现在赵博腿不方便,...

  • 徐悲鸿替你准备的财神像,收好不谢

    赵公元帅,本名朗,字公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 祖宗赵玄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dz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