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详解1
华与华方法·读书笔记 {085}
上一篇我们学到波特的五力模型,五力分别是对应五个群体或市场:
下游顾客,上游供应商,新进入者,替代者,以及现有竞争者。
先说对下游顾客的议价能力,对企业而言,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往往比谁跟谁“竞争”重要得多。
我们以餐饮业为例,传统的餐饮经营模式,餐厅对下游顾客的议价能力是很强的,菜单明码标价,打不打折,餐厅说了算。但是外卖服务平台出现后,餐厅的议价能力就转移到了外卖平台上。外卖平台不但让餐厅打折,还要从餐厅抽成,餐厅丧失议价能力的同时,也让渡了利润。
怎么提高企业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呢?
华与华在和晨光文具合作时,晨光就面临和上下游议价能力的问题。
对当时的晨光文具而言,其上游是掌握核心技术的球珠和油墨公司,这些都是日本或瑞士的企业,他们掌握着很高的议价能力,利润也很高。
下游呢,是零售文具店,毛利也很高。
只有中间掌握品牌的制造商,利润薄如纸,一支笔几毛钱人家还嫌贵。
面对“往上走,收购球珠和油墨公司;往下游,控制零售渠道”的问题,晨光选择了向下游发展,通过控制零售,晨光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文具企业。
2019年,华与华为洽洽提出的“掌握关键保鲜技术”的战略,避免了让洽洽陷入当年的坚果行业价格战,也是提高洽洽对下游顾客议价能力的有效策略。
第二个力的博弈,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则更多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客户不允许公布,华与华便也未做详解,在此,我个人也不做发挥。
明日我们继续学习后三个力的应对策略。
【明日笔记:企业第三原理:熊彼特的创新利润原理18 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详解2 请持续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