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评1

作者: 21037376a65d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22:36 被阅读0次

《雪地里的期盼》将环境背景设置在寒冷的雪地里,通过一个独居老人在除夕佳节对亲人的期盼的心理,塑造了一个可悲可怜又充满温情的老人形象,同时,通过“盼”的一次次落室,“亲人”的始终缺失,再到最后老人死干饿狼之口,向读者呈现了一场传统美德—“孝”的失落的悲剧。在这个令人唏嘘的悲剧背后,体现着文本中贯穿始终的一套隐喻系统。本文笔者将从老人与狼身份互置的隐喻;“老人”失语症状的隐喻;以及人性异化的隐喻来剖析文本.

一.身份置换隐喻模式

文本是以老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从老人的视角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老人心理情感的流动,感受到那个雪地环境中身心俱寒的悲剧。在饿狼出现后,文本叙事开始出视饿狼的视角,从而文本就形成了“老人”与“饿狼”视角看与被看的模式,文中在老人迷离的视角中,老人对狼进行了一次误认--即将狼认作是自己的儿子。又对狼进行了一次确认--在狼咬住老人的脖子时,老儿醒了,但他没有作任何本能的反抗与挣扎。从狼的视角出发,则将老人看作是自己充饥的食物。这两者视角中不同的体认关系,即“儿子”与“食物” 的定性,将“老人”与“狼”的身份进行了置换,“狼”的身份代表“儿子”,老人的身份则被置换成了“儿子”的“食物”。在这种人性变兽性,人的性质变成物的性质的隐喻中,文本将亲情异化反传统美德的失落的主题进行了展现。

相关文章

  • 杂评1

    《雪地里的期盼》将环境背景设置在寒冷的雪地里,通过一个独居老人在除夕佳节对亲人的期盼的心理,塑造了一个可悲可怜又充...

  • 《碎吃杂评》——三山烤鸭

    《碎吃杂评》——三山烤鸭

  • 评论小汇(十三)

    今天总结6月份评论。 (1)避免多而杂,追求少而精! ——评 覃榜言《我并不研究写作》 ...

  • 电影杂评

    最近趁没开学,一连看了六部电影,有贺岁扛鼎之作《红海行动》,有米叔的《神秘巨星》,有宁向东老师推荐的《穿普拉达的女...

  • 清风杂评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不必刻意追求,浮生自有安排。 月有圆缺不足哀, 花开花落勿挂怀。 人生岂能尽如意, ...

  • 杂评3

    被损害被侮辱的人格隐喻。 在文本中,老人的生存状况是极其恶劣的。不仅物质生活最基本的保障都达不到,且在儿子儿媳的厌...

  • 杂评2

    二、“失语症”的隐喻机制 (借用结构主义的思路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将文本中相对独立的世界环境以及在这个世界中发展的故...

  • 杂想乱评

    其实真的很不喜欢有些人把自己欣赏的东西批评得体无完肤。比如说电影,我就觉得傲娇与偏见好笑轻松,定位清晰就很好嘛,...

  • 诗 评 杂 谈

    诗 评 杂 谈· 田 秀 诗歌评论,和其他文学一样,都是为了指导其正常发展之需要.因而,正常进行诗歌评论,也是无可...

  • 区块杂评(二)

    本文由币乎(bihu.com)内容支持计划奖励 正如第一篇《区块杂评一》中所讲的那样,区块链技术将大大降低金融财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ab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