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我与富二代的比较反思辰辰的教育 读《说实话,我很嫉妒那些勤奋的

从我与富二代的比较反思辰辰的教育 读《说实话,我很嫉妒那些勤奋的

作者: 9f450160aee6 | 来源:发表于2015-10-13 15:31 被阅读313次

读《说实话,我很嫉妒那些勤奋的富二代们》有感

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非常火,名字叫《说实话,我很嫉妒那些勤奋的富二代们》。看完这篇文章,对我的冲击力很大。不是说我不能拼爹很沮丧,而是让我想到了我对辰辰的教育方式。辰辰现在13个半月,从小给她读故事书,听英语歌曲磨耳朵,经常去周边城市旅游,算是尽力为辰辰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将来也打算培养辰辰的兴趣爱好,并且大学出国留学。基本的教育方向还是有的,不过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就知道了普通人和精英的差距,也让我反思并重新定位孩子的教育方式。

《说实话,我很嫉妒那些勤奋的富二代们》这篇文章有三个副标题,<我嫉妒她可以无限制地扩展自己的爱好>,<我嫉妒她可以无所顾忌的购书>,<我嫉妒她还那么小就已经能行走于世界之中,她不害怕,她不慌张,她只是张开双臂,早已经想振翅高飞>。我从这三个副标题反思自己的成长及对辰辰的教育方式。

一,爱好之间的比较

1.富二代小表妹的兴趣爱好培养方向

这位现读初一的富二代小表妹四岁起学习钢琴,老师是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主任。

美术启蒙老师是一位国家二级画师。

游泳教练是省游泳队教练。

小表妹有自己的高尔夫球球具,与她的爸爸共享一个私教。

她还学习网球。

2.我的兴趣爱好

我小时候上过奥数班,补课班,就是没上过青少年宫的各种文艺班。

研究生时去日本留学,虽然已经“垂垂老矣”,但仍然“身残志坚”的学习了古筝和陶艺。参加过地方举办的古筝表演。参加上越市美术节获得陶艺类优秀奖。也算“学有所成”。

我还打算在“有生之年”继续学习古筝,没事儿练练瑜伽和普拉提,找个专业老师学习舞蹈,坚持跑步参加马拉松。

3.我对辰辰未来的兴趣爱好的遐想

为什么说是遐想呢,因为毕竟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我只能建议引导她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后选择什么还得孩子自己去决定。

我希望辰辰学芭蕾,学游泳,学网球。当然她如果愿意也可以学钢琴,学体操,学美术。当然也有可能她想学声乐参加《中国好声音》呢。我只是希望重点培养辰辰芭蕾,游泳和网球。

要说辰辰能有什么老师,就看艺术班老师的水平了,我只能尽量寻找资格高品格好的老师喽。

这样一看就能看出差别了。

富二代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并且可以说富二代愿意去学习体验接受挑战的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老师的品牌那都是顶呱呱。

我这样的85后,小时候除了参加校内的联欢会跳跳舞外没发展过兴趣爱好,长大了稍有条件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增加生活的情调。

85后的10后,会有条件发展自己的爱好,父母也会竭尽所能的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是父母需要创造学习兴趣爱好的氛围,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购书之间的比较

1.富二代小表妹的读书经历

小表妹的书籍都是身为博士的作者为她购买的。小表妹拥有自己独立的书房,有两面墙的书柜。小学阶段小表妹在看过《苏菲的世界》后开始看柏拉图尼采叔本华。初中开始读《万历十五年》,《乡土中国》,《金融的逻辑》,德鲁克……

富二代小表妹每年的购书金额让小老百姓吐血…

2.我的读书经历

小学好像没读过课外书,就知道玩。初中假期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几本世界名著,感受到书籍的魅力。高中阶段接触新概念文章,之后就进入读书饥渴期,各种软磨硬泡让爸妈给买书,也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反正是在书店看到什么买什么,一次买个3,4本,最后还让爸爸给我做个书架放书。至今仍然对书架情有独钟,就喜欢看到书架和满满的书。

大学时进入社会饥渴期,渴望看看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看的书不是很多。研究生时再次进入读书饥渴期,但是这时候因为心情的浮躁,看了很多工具书,怎么学习怎么生活怎么成功这样的书籍。

现在仍然超级爱看书,尽量弥补自己的缺憾,各种书籍都拿来看,但是又上班又带孩子,有时候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如饥似渴的读书,但是我是会一生学习一生读书的。

3.我对辰辰的读书指导

从坐月子期间我就给辰辰读童书,买个一柜子的童书和英文书,现在辰辰就已经表现出喜欢书和笔的倾向。

我对辰辰的读书指导就是坚持给辰辰读书,随着她的成长多买书,满足辰辰的读书渴望。至于什么阶段读什么书,那就是走着看吧。

三,行走于世界的比较

我认为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正是有了行走在世界的经历,富二代小表妹从自己内心开始渴望学习渴望改变,行走在朝着精英的道路上,神态自若,大步流星。

1.富二代小表妹行走在世界。

小表妹小学毕业之前已经去过欧洲,北美和澳洲,并且在出国期间所有与外国人的交流都由小表妹自己单独完成。正是有了这些经历,使小表妹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很淡定自然。

小学开始就有自己的外语私教,拥有地道的美式发音。小学期间补习新概念,到初一已经学完了三册新概念。

最为重要是,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自己一个人参加美国的summer school,虽然在美国独自一人求学时遇到不少苦难,但是小表妹都能自己独立解决,并交到很多来自各国的好朋友。在summer school遇到学业上的苦难,发现自己的瓶颈时,回家后给自己定下目标,例如:考托福,补数学,学习一门小语种。

我想从这个时刻,真正的差距出现了。小表妹发自内心的开始自己成长,目标放眼全世界。不是父母让你做什么,而是自己要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这种发自内心的学习是有效的,愉悦的,能够坚持一生的。

2。我的行走行走世界经历

可以说上大学之前我只活动在自己生活的小镇,几乎没出过家门。上大学终于走出了沈阳,来到了大连,上研究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出国了,来到日本。

到日本后发现自己的狭隘,了解到自己的强烈不足,开始追求学问,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开始游历日本。回国后开始游历中国,只是才刚刚开始,与小表妹差了整整25年。

其实从自己的经历就能得出,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生活的局限和眼界的狭隘,反省自身,从自己开始改变,不抱怨他人不抱怨社会,泰然自若的面对生活给予的各种磨难,改善自己,充实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辰辰行走在世界。

辰辰出生六个月去了趟大连看了海,一岁去了北京看了毛主席。以后,正是关键。

我只知道旅行长见识,但是什么才是长见识的旅行正是我等老百姓欠缺的。我得好好学习做功课。这方面我还说不出什么高深的学问来。

仅仅是简单的比较,就看出了普通人和精英的巨大差距。精英从小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锻炼了气质和体魄,给予自己自信的源泉。精英从小大量的读书,给予渊博的知识底蕴,赋予自己理智看待社会的智慧。精英从小行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见识到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及优秀的人才,增长了见识,从中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

精英“从小就以远超常人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挣扎,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的对手不是眼前的人,而是那些在世界各个角落里同样家世优秀却勤奋拼搏的人。等到有一天,他们远远甩开我们,进入更高水平的竞争品台时,我们除了说一句那是天才以外还能如何?连嫉妒的资格都没有,这才是最深的悲哀!其实,那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天赋是用重金打造的天赋。每念及此,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如我一样庸庸碌碌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们,如何还能心安理得地将你们的时间切碎了扔在空中,随风飘扬。

说实话,富二代不值得羡慕嫉妒恨,我嫉妒的是那些从未停止勤奋拼搏的富二代们,我真的嫉妒他们,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经把我点点滴滴的努力踏平了,和着梦和远方,踩进泥土里。我拼了这把苟延残喘的老命,也许仍然没有机会,可我一旦认命自暴自弃,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这是作者最后的结束语,我很赞同,尤其是最后一句,为了那一点机会,不仅从我自身开始改变,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有所反思有所觉悟。教育,不是那么简单,也不是那么难,让孩子多见识多读书多体验,才是最好的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我与富二代的比较反思辰辰的教育 读《说实话,我很嫉妒那些勤奋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eo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