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柱子七彩早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中绝大多数的文字都是早上起来写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时不时会有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如何下笔的时候,可以称之为灵感枯竭。有时早上4点多起来直到早上7点仍然不知要去写什么,但又会在最后一分钟找到一个写作的点子,或许我们可以把这叫做最后一刻的灵感。出现这样的状况总会让自己感到接下来的时间尤其的紧张,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东西就会是比较粗躁了。

在其他事情上我们也会经历类似的状况,在最后一刻我们仍在赶着时间点做完一件事、达到一个结果。在快到时间点的时候有了更好的想法然后推翻之前的一切重新开始新的思路实现......其实,谁都不愿意这样,都希望能够在提前一些时间去完成该完成的事情,但事实上却又会让很多事情直到“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最后一刻的灵感”总会各有利弊,好的方面总会让你完成最后的结果,会让你有些新的见解,会激发自己的一些潜能…;但不好的方面总会让自己处于紧张的状态,做出来的东西粗躁,会在有些时候迟到,会消耗时间...

有时感觉“最后一刻的灵感”是一种恩赐,看在你努力的份上给你一点提示,但每每经历于此都会去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避免最后一刻的灵感?总会希望时间可以更加可控一点。为此,也尝试过很多的办法,但总不见长久的效果,一段时间后还会再次回归到时而最后一刻的灵感,或许,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的办法。但是,翻看昨天写的天枰原理到会是给自己了一些想法,就是需要在天枰的另一端不断的有更多的筹码,这种筹码就是眼界与深度思考,还有就是不断的练习。长期的事情总会要有点、线、面、纲的思考与布局,一定时期内在一个框架内去不断的完善和深入。或许这是避免最后一刻的灵感的一个好办法。

柱子(2017.10.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