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既白,62班007-4631,微信公众号:既白pro , 微信号:bbbb3749; 帅气小哥哥,到家学教育集团COO。
01
十五年前,《倚天屠龙记》刚刚播出,我每天守着时间去邻家彩色电视机前追剧。年纪轻轻的张无忌单打独挑六大门派,秒学太极剑解武当之围,少林寺大战三位神僧救金毛狮王,冰火岛勇退波斯总教。
这些个惊心动魄的情节,满足了我整个少年时代对武侠偶像的所有幻想,以至于之后数年,还把各种翻拍电视剧看了不下十遍。
在我内心深处激荡了十多年的武侠梦,也就是在那个幼小的年纪被点燃。一直幻想至今,做梦都渴望着自己能拥有张无忌那般天纵英才、后发先至的超人本领。
他的武学际遇缘起于九阳真经,因身怀九阳神功,只用三个时辰便练就了常人数十年也无法练成的乾坤大挪移。凭此两门内功心法在光明顶C位出道,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二曲线。龙爪手、太极剑、太极拳、圣火令等绝世神功耳得之而为形,目遇之而成招,现学现用,无往不利。
倚天屠龙的故事正是本文的缘起。今天我想谈的正是练就自己的九阳神功,找寻那种后发先至的力量,成为21世纪的张无忌。
首先,解剖九阳神功的功能特性:
一、本身就是一门闭环的武学技能,可单独使用,自带稳定性;
二、可帮助更快练就其他功夫,具有奠基性;
三、配合其他武学使用时可以作为内功功法,兼备协同性;
02
如何去寻找这样的功夫呢?先做个铺垫,把市面上自我成长的修炼形态分三个段位:
第一阶:意识觉醒
武侠片中都会有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他们占据社会人口的大多数,过着采菊东篱、春耕秋收的日子。有食足以果腹,有衣足以蔽体就是太平世界。
看似衣食无忧,实则处在江湖地位的最底层,随便哪个懂点功夫的人都能打他个跪地求饶。然而总会有些农家子弟,不甘于人下,开始登山拜师,修习武艺,一下子跨入了另一个圈层,成为执剑者。实现这个跨越并不难,前提是意识层面的觉醒,一层窗户纸的问题,捅破了就醒了。
然而简单的道理,却在社会阶层上拉开巨大的鸿沟。投射到现代社会,拼家世的不看,能意识到在一个人社会地位、财富地位不断上升的背后,是他认知水平的不断上升。而认知水平的上升,是不断学习和输入的结果,便是觉醒。
如果二八定律依然奏效的话,只有20%的人知道这个道理,80%的人生活底色仍然是游戏、肥皂剧和抖音勾勒的。看看大学男生宿舍是不是10个人有8个在玩英雄联盟,女生宿舍是不是10个有9个都陷在肥皂剧的偶像漩涡里不能自拔。
步入社会后,青年娱乐时间更是蒸蒸日上,酒吧和KTV、蹦迪和夜店,本可以拉开差距的业余时间却弥漫了愚昧昏聩的靡靡之音,放歌纵酒,青春作伴,潇潇洒洒,幸甚至哉。
为什么会这样?归根到底是在他们精神世界里缺少了一个维度。就像缺少听觉的维度,你就是无法理解盲人看鞭炮爆炸时“好好的花纸卷怎么说炸就炸了”的困惑;缺少高的维度,仅在长和宽的平面上你就是找不到“不可能三角”的解法;缺少输入性思考的维度,迷茫的年轻人只能日子复制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浑浑噩噩。
所谓的觉醒,不过是思考面上多了一个维度。不知之泯然众人,知之鹤立鸡群。
第二阶:复利追赶
意识觉醒,登山学艺,拜入武当门下,本以为懂些功夫就可以不再受人眼色,谁想江湖一入深似海,追求精进的康庄大道怎可轻易回头。但同门师姐师兄个个身手不凡,于是乎苦心修炼,扎一字马、站梅花桩、铸铜人身,盛夏酷暑,夜以继日,从不敢懈怠。
你追我赶的圈层建立起来,立马精神抖擞。我们团队刚毕业的小伙伴,在鄙人“威逼利诱”之下,除学习刻苦不说,还特意买了白噪声功能耳机,上下班地铁上还要听得到、刷混沌。
其实进入二级圈,面临的竞争更加残酷。“比较优势”这个经济学上略显蹩脚的词汇在这儿却有了更深刻的解读。走入职场后,人和人绝大部分的差距都来自于业余时间的使用。
时间上的优势来自于勤奋。比如,我可以每天比你早起一小时,我也可以比你晚睡半小时;我可以用你休息的时间来学习,我也可以用你娱乐的时间来充电。总之我要保证自己的学习量比你大,当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放在时间的维度上时,便有了复利的力量。
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初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如公式所示,复利的结果就是这么可怕,每天多一点的努力,一年就积累40倍的优势。为什么和时间做朋友的提法这两年大行其道,因为它确实是有道理的,毕竟有数学理论支撑。
类似樊登读书会、唯库、橙子商学院等等,各种场景营造的学习焦虑遍地开花,个体成长者你追我赶,颇有百鹤争鸣之态。
第三阶:后发先至
共产党建党比国民党晚了近十年,无产阶级革命能够一路胜利的根本前提是在理论上搞清了各个阶段的民族矛盾。知道自己要和谁打仗,这是最重要的大前提。
在成长这条赛道上,识别竞争对手依然很重要,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也是个前提。
要知道: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们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是同龄人;而大学毕业之后,则是全社会跨年龄的千军万马的混战。
显然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意识的,眼看着25岁的小伙子抢了38岁老经理的位子,却不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眼看着师兄师姐平步青云、节节高升,只能自我安慰说自己比他们年轻。
是啊,年龄在代际之间划开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年龄壁垒。
“我们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都处在能力不够、财富不够的状态,至少比上不足。但有一样东西绝对公平,就是时间,你有一秒我也有一秒,我用时间堆出来的东西你追不上。你现在可以学我,每天早上60秒,我比你先跑了5年半,这5年半的差距只要我不松劲儿,你是永远追不上的,对吧?这就是时间的公平性啊。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哀吾生之太晚,羡长江之无穷。
罗胖这种提法明显倚老卖老,确实很流氓。就相当于武当山上的小师弟,数年修炼终于靠自己的勤奋超越了师姐师兄,发现上有师傅师叔,再上还有武当七剑,再上还有个太师公张三丰。只要他们活着,年龄壁垒就跨不过去,这些个“老不死”完全阻碍了后辈们的江湖地位。
仔细想想,并非如是,要不还怎么会有年轻晚辈的后起之秀?如果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年轻人将永远不可能横刀立马,后来居上。那又何谈自古英雄出少呢?
我们承认,和时间做朋友的复利思维本就是一种很进步的角逐方式,但如果允许我们对这种进步再做一份苛责和挑剔,那岂不是更加进步么?接着上文提到的比较优势,在成长效率的提升上,有没有一把可以劈开年龄壁垒的斧子?能不能把时间的均等性变成不公平的竞争?
那肯定有,那必然能,张无忌小小年纪不照样成为了武林第一高手么?
03
如果第二阶你追我赶的复利思维方式,应对的对手是同龄人的话;那么,下面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冲破年龄壁垒,挑战年龄大你的人,也正是本文的核心。
想成为当代张无忌,必先找到自己的九阳神功。
就是上面这个简单的公式,虽然简单,但它记录了一路走来东碰西撞的艰苦摸索:
公式1.0版:改变=输入+内化+输出;
加号表达的意思是有些要素可以不重要,去掉任何一个要素公式还是成立,说明公式不闭环、有漏洞,那就不具备稳定性。所以,我改成了乘号,想表达的意思是没有一个要素可以是0;
公式2.0版:成长=输入*内化*输出;
用了一段时间过后,发现因为没有量化要素和结果,所以不具备行动导向,所以我量化了要素;
公式3.0版:成长量=输入量*内化量*输出量;
量化之后确实能够知道学习过程,但是并不具备协同性,所以仔细琢磨之后,把“量”这个词换成了自带对比含义的“效率”;
公式4.0版:成长效率=输入效率*内化效率*呈现效率;
效率换下来之后,发现每个要素之间限制的关系竟然消失了,而且变得更加相互促进,特别是每个要素的优化可以用常数量化,后发先至的“九阳神功”也在此基础上诞生;
那么这个公式如何使用呢,请看下图:
在相同时间内,如果我的输入效率是你的4.5倍,内化效率是你的1.3倍,呈现效率是你的1.2倍,那我的成长效率就可以是你的7倍。
那我就可以用10年的时间完成你70年的成长量, 也就是即使我小你60岁一样可以后发先至,用10年达到你70年的水平,这不正是张无忌称霸江湖背后的数学原理吗?
此阶方法若用于角逐,可谓之白鹤亮翅,冯虚御风,扶摇直上九万里。
为何?在复利的公式里,拼早起,拼晚睡,拼勤奋,勤能补的也只是每天24小时的百分比,即使拼到极限,油门踩到底,你的所有时间全部用上,也只不过是24小时*100%罢了。
而此方法相对打开了时间的上限,换个档位踩油门,直接可以700%甚至更高倍的提高成长效率,用公式表示更是可怕得令人惊喜,如图:
这是真正让对手感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04
大音希声、大相无形,最为深刻的奥义往往是外求不至之后反求诸己的千淘万漉。很多时候,意外之喜正因为这样的思索接踵而至。
然而,这个公式实际应用时绝对不是随便在某个要素上乘个常数就够了,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确保天衣无缝,才可以全方位超越。
因为此处谈的是效率,关于输入、输出和呈现之间的关系我就不再赘述,用一张图来表达,有需要探讨的可私下交流。
有了底层的公式,我们来谈一下各个要素优化方案:
输入效率:
所谓“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它讲的是,速度是没有天敌的,打败它的只有它自己。
以听觉的输入方式为例,不知你是否尝试过使用2倍速看视频,3倍速听音频,这两种速度在我们最常用的视频和音频播放器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如果没有体验过,去尝试一下,那种制造心流,将意识与大脑的和鸣,潜意识与身体的交响完全统一的境界真可谓超凡入圣,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可能武学的上乘境界人剑合一也莫过如此。
倍速的本质是对人的生理识别能力和脑神经传导通道的训练,我现在可以接受4.5倍速度的音频,按照我的训练史,2倍速需要适应,3倍速需要长时间训练,4倍速可以看作历劫,可能要完成5倍速的普遍性接受需要“转世”吧。
经过长期的倍速练习,再回到日常生活的环境里时你会惊喜的发现,这种升维训练带来的效果对于普通人抓取信息、理解信息并作出反馈的速度方面都变成了“降维打击”。
内化效率:
倍速输入的过程是可以快速提升理解速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从理解到内化,是很艰苦的,多数人是眼底空留意,寻思起旧里,听完啥都会忘记。
我们团队有个去年毕业的小朋友,大学四年看了100多本书,书中内容却是一问摇头三不知,最后有些书名都不记得了,呜呼,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归根来看不过是一方面没有内化的意识,另一方面没有实用场景,尽管我也尝试着去使用一系列市面上流通的工具,但是依然见效甚微。好在我们是创业团队,大部分的输入都是功利的,学以致用,用以导学,目前来看正是内化较好的方法,所以我预估自己是普通人的1.3倍。
呈现效率:
呈现是最难的一环,这个词我曾多次把它改成输出,最终行文落定还是用了呈现这个词汇,我想要表达的是一个自然展开的过程,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而不是生猛地拔苗助长,它承载的角色是一个过程,而非目的。
以书法为例,我们都知道横要拉平,竖要写直,撇捺要到位,可你就是写不出一手好字,即使你输入了、内化了要呈现依然很难,其实我想说的呈现是写字的过程而非写出来的字;再以语言表达为例,表达是两个字,由内而外谓之表,由此及彼谓之达,表是过程,达是目的,我想说的呈现是指“表”,而非“达”,当我们把这两个东西区分开的时候就会发现,呈现效率是可以被优化的,以我目前学习的结构力和精准表达等技能,我给自己的评估是普通人的1.2倍。
05
开头我们解析了九阳神功的稳定性、奠基性和协同性,参照对比,经过改造之后的公式目前来看是闭环稳定的,可协同其他技能使用,自带奠基性,所以我姑且把它当做自己的九阳神功心法。
我用这张图做个全文的宏观总结,在这个坐标系里,O线代表科学性社会认知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轨迹,ABCD四条虚线代表理论上三个段位的社会地位走向,那么:
A线代表的是第一阶的平民大众,在职场就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的人,只能守在社会的底层或者终将被时代抛弃;
B线代表的是第一阶的觉醒者,紧跟着趋势的步伐,过着小资的日子;
C线代表的则是第二阶追求时间复利的你追我赶者,他们一直在平均水平之上,表现为社会的精英阶层;
D线一路翻山越岭,过关斩将,完成了从草根到王者的逆袭,它代表的是第三阶拥有不公平竞争优势的后发先至者,张无忌是也。
回到操作上,如果没有第二阶修炼耐力的基本功,第三阶也只能是在流沙之上,因为第二阶的积累只需在学习区就可,而第三阶所有的训练都是在伸展区进行的,相当磨练意志。现实生活中,看懂第二阶且持续修炼的人本就微乎其微,领悟第三阶并敢于破壁者更是凤毛麟角。
06
知其然已经具有先发优势,做其然必将如虎添翼。如何才能将这种修炼坚持下去呢?
一定要找到一个相互扶持的圈层,去哪儿找?对于我来说,很幸运遇到「007不写就出局」,一个数万人聚集的以写作手段的成长社群。
我的祖传007邀请码
“写作可以发出成本高昂并且难以伪造的信号,写作者通过文字发出信号,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今天看到有位007战友这样定义写作的第五层意义,这个描述很中肯。
写作是成长修炼的高配,而007不写就出局是写作者的标配。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静下心来用文字整理思路的人本就很牛逼。一群牛逼的人聚在一起,产生的聚合反应就不言自明了。我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起努力找寻最科学的工具、最实用的方法,携手更多还在焦虑中挣扎的人一起,练就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成为21世纪的张无忌,干掉大我们60岁的人。
江郎才尽的魔咒在成长的路上始终如影随形,认知焦虑的迷雾依然笼罩在前行的途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007er在大雾弥漫之处,等着各位到来。
从上面学习金字塔中,你一定会发现:007社群倡导的践行,特别是输出倒逼输入,正好是打破年龄壁垒最好方法。
相信我:加入007写作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是获得加速度成长的最好选择。我很期待和你一起: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