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

作者: 意乐刘震 | 来源:发表于2021-02-07 23:23 被阅读0次

再次看电视剧确实感受到一种陷入“惯性”地观看,在整个过程中是没有觉察的,思路都会被电视剧带着走。但是静下来感受却发现身体肩酸、背疼,很是疲惫。

我一直以为自己看电视剧是喜欢的选择,现在发现全然不是。身体已经如实告知自己它的疲惫,但在全情投入观看中,自己会忽略掉对身体的感受。庆幸是通过最近自己的学习,觉察到了这一点。

但即便现在觉察到也是停着不想动、不想写,好像按了暂停键。但此刻没有对自我的责备,我需要跳脱出过去父母对自己责备的情形,用包容和理解慢慢等待自己的转换。

这样一想,心情轻松了很多。

《走出剧情》的线上答疑推迟到晚上9点开始,这也意味着为期四周的线上读书会告一断落了,此刻也是边听着大家学习分享边打字。

这四周的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觉察,和报名无戒学堂28天写作营一样,都是为了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加细腻。《走出剧情》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形成的固有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这个层面看便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处于类似的一种循环中。

一直头疼于自己写作没素材,但听了写作营第二节课程后发现素材是在平时积累的,包括书本金句,还有生活中身边人、事、物、感受到觉察和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写作是把平时捕捉到的细节记录下来,而觉察是前提,先发现平时自己会忽略的细节。

自我成长是一个往内看的过程,而写作不光要关注内部,还要关注到外在的所有细节。

自我觉察和写作虽然是两个步骤,但是自我成长的觉察却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方向。觉察是要把自己身上的标签,只是静静观察客观的行为和存在,让自己活在真实中。而写作是做贴标签反向行为,因为为了刻画某类型人的性格、类型、特征,并且把感受、情感带入其中,我们需要先做到了解和观察。

这就是一个脱离自我,进入他人世界的过程,我们想进入他人世界就需要学会从自己走出来,这需要我们抛弃掉自己的观念和评判。有了这样的转换,才能更好去捕捉到刻画对象的细节。

最近感觉写作给自己增添了很多压力,我再次觉察回归,自己的写作初衷:一个是为了链接自己的内心,另一个是为了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提升自我。

所以写作本是为了自我成长而做的一件事情,但如果太过着急和限于某种形式或要求,就会变成一种任务,甚至是自己的包袱。

所以跟随自己的内心,给自己更多的空间和包容,让自己去一点点成长和提高对我来说可能更加重要。

成长固然重要,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接纳自己,享受这个过程更加重要,因为这样的成长结果才能让自己身心健康。

【无戒学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情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pt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