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接地气”一点看法

对“接地气”一点看法

作者: 梅香沁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00:29 被阅读27次

第一次在简书发文,打算先把自己说说里头的一些东西搬上来分享下。。

好久没有发说说了,今天灵光一现,来说说“接地气”与群体接纳的问题。

结论是,所谓“接地气”,其实就是“接我们的地气”。地是啥,地就是“我”的环境。生活中有些人说你不接地气,还排斥你,让你莫名其妙,还有些人你觉得他不接地气,你对他不歧视,但就老觉得看他不爽。

事情是这样,我有好几个群,有些群主喜欢灌水,有些人本身就是科班出生,讨论时候也是多次倡导严肃专业的氛围的,不应该“灌水”。举个例子有个人文社科群,连短句都不能说的,另外也有个纯音乐群,群主希望只讨论音乐。最初我是这么觉得的,没闲聊哪有正经讨论,就像以前看一本书所说,闲聊属于浅层对话,是人们距离慢慢接近的手段,最后才会出现较为深入的话题,没有浅也就没有深了。

这时候我当然就理所当然觉得不接地气了,想到里我又想起亲戚们说我不接地气的事情,但我实在是生活中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跟他们聊啊,难道要我跟他们讨论游戏,讨论社科,讨论插花来着?

反观到这个问题上来说,其实就可以理解了,其实闲聊的确是接近的语言,但并不是这个问题,我们闲聊,大概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最接触的多的东西放上来说,这个东西,其实才是“他的闲聊”,正所谓三句不离本行。放在一个专业人员的角度上,要是一个音乐家,他可能动不动就是柴可夫斯基德彪西,要是一个lol的大神,他可能跟朋友之间的聊天就是,动不动就是q闪are什么的,所以说这个东西差异很大。以前的人,可能喜欢更多讨论生活细节,因为以前生活就是个问题。但是现在基本都不会饿死,注意力不在这身上也很正常啊。

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交流了,毕竟人生活都是多样的,多少也会有个共同点吧。但是呢,我的理解是,人越多能拥有的共性就越少,人也就越依赖这种共性来维持自己的认同感,所以对于不同的东西排斥也越激烈。这种闲聊中内容比例的多与少会在群体中被放大不少。所以你会发现两个人谈话的时候,内容更为开放,而一群人的时候,内容总是有意无意就导向了某个内容。

回到最初的点,这些在某个群体里中共性的东西,也许就是他们所说的“地气”了,高了你觉得反感高攀不起,低了你觉得无聊没意思。

所以作为广泛的说法来说,多接触各种东西是有好处的,但是作为个人的角度来说,要不是真的必要,我才没那时间管他们。

相关文章

  • 对“接地气”一点看法

    第一次在简书发文,打算先把自己说说里头的一些东西搬上来分享下。。 好久没有发说说了,今天灵光一现,来说说“接地气”...

  • 接“地气”,更要接“天气”

    2018年9月26日,人教版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网络培训如期举行,我市九年级任课教师全员集中到师校参加了此次培训...

  • 我们很多人没有了生活

    地气接不上了

  • 接喜气接地气

    2022的第46周(11.13-11.19)复盘 睡眠&运动健康(7分) 平均深度睡眠时间1时55分OK,平均睡眠...

  • 谈谈我对懒加载的一点看法 | Objective-C

    谈谈我对懒加载的一点看法 | Objective-C 谈谈我对懒加载的一点看法 | Objective-C

  • 校本教研要接“地气”

    校本教研究竟是怎么回事?简单地说就是以校为根本的教学教研。这就要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推进教育教学地研究,不要照搬...

  • 阅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之前的设想

    我向来对天才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一直对疯子有一种朦胧的好感与痴迷,或许可能是在于疯子好歹接一点地气,而天才太过...

  • 对理财的一点看法

    最近看简书上好多人再写关于理财的文章,不外呼某某人通过理财实现了财务自由,并列举一些使用复利的事例。且不说有多...

  • 对EOS的一点看法

    很早以前就看到笑来老师在公众号上说区块链的事情,也试过去看李笑来介绍的那本《精通比特币》,看了一点之后就看不下去了...

  • 对中药的一点看法

    TL;DR版:中药是个好东西,但需要更规范化 很多人认为我会对中药一概否定,但实际上我并不反感中药,我反倒希望中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接地气”一点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pu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