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
很多孩子的颓废,其实都是从习得性无助开始的。
首先,我们要先认识到什么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人在长期遭受无法预测,或者是无法控制的负面事件后,逐渐失去改变或者是掌控情况的信心,产生的一种自身的无助感和对生活的无力感!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作为家长要早发现,早干预!干预的方式是帮助,是引导,不是无效的批评和训斥。
比如:孩子在刚刚步入小学阶段,学习跟不上,其实他自己也很无奈,别的同学都会就自己不会,如果这时候家长还跟着批评他笨,批评他不努力,那孩子可能会越来越颓废,越来越不爱学!
父母需要做的是帮助他找原因,分析情况。
首先孩子要听懂老师讲课,今天学习的知识,要今天帮助孩子记忆,这样明天课堂上的课才能听懂,不要指望孩子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做,要带领孩子去尝试,尝试之后孩子才会知道。原来事情是这样做的,学习是这样学的!
慢慢的引导着孩子学习做事情的过程,慢慢的给孩子建立信心!
精神附着对象!
有时候在颓废期间,在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期间,人们都会寻找一个精神附着对象!
大人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会沉迷于某个兴趣而无法自拔,会给自己寻找一个心灵的港湾!
这时候家长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否认和批评孩子。要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适当的躲在自己创造的保护壳中思考自己的问题,让孩子得到适当的休息!
这时候家长也要认识到,沉迷是因为习得性无助,是因为孩子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因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超出了孩子的认知。所以,大人需要帮助孩子,引导孩子。
家长要放下急躁,在孩子颓废期间去引导他,家长要首先意识到这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感受这段时光,共同成长。
引导孩子思考,提供给孩子方法和思路,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选择的结果,验证自己努力的结果,慢慢的推动着前进,给予孩子信心!
孩子自己验证结果的过程,沉迷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寄语!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要着急,有时问题也是转机!
愿家庭和谐,愿家长能有耐心和孩子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