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一书
Week 7《我的儿子是雨人》—陈 晨

Week 7《我的儿子是雨人》—陈 晨

作者: 旦卉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18:31 被阅读10次
《我的儿子是雨人》

在儿童医院覃老师的推荐下,在淘宝买到了《我的儿子是雨人》,印影版。毕竟是小众的书,市场小,再版机会小。

2005年出版,这又是一本是孤独症孩子母亲记录自己孤独症儿子的成长日记。

之前看过的相关真实故事的书籍,故事发生地均在国外,《养育星儿四十年》的故事是蔡逸周及蔡张美玲夫妇共同完成,美籍台湾人。而李康的故事就发生在北京,更贴近我的生活。

《我的儿子是雨人》作者陈晨是一位母亲,也是画家。

儿子李康1985年在北京出生,1993年7岁多时,被诊断为中度孤独症,8岁开始上北京的培智学校。

李康的妈妈在书里公开了1997~2003年期间的日记。作为画家的她观察力敏锐,对儿子的观察和分析细致入微。她将自己的伤口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却是面带微笑的,因为她把探索与走进儿子孤独的世界当成了人生的“科研课题”。

看着陈晨的日记,感觉和一个特别懂你的老友在交心。李康的各种奇怪的行为和表达,我都能理解。我和她体会着同样的作为母亲的时而无奈,时而苦中作乐。

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她坚持让李康学习钢琴。

“利用孩子听觉好、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的优势来弥补和提高他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弱的不足。”而这些特点小帆都有,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时,一定要扬长避短!一味想补足短板是很难有成效的。

学习钢琴有助于孩子稳定情绪、提高理解能力。看-听-模仿-理解-表现。

她提到的孤独症家长的一大误区“为了孩子放弃一切”。

其实即使我们牺牲一切也无法换来孩子的完全康复。一味自责苦恼或是抱怨老天不公,都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家长们能做的是在积极参与干预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坦然面对自己孩子的不同。家长们更要关注自身的成长,才能有机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可能性。

要知道,人与人本各异,不用刻意放大孩子的不同。

我很想知道今年32岁的李康在北京生活得怎样。能有机会见上面吗?陈晨是否还出版了其他书籍,百度后没找到答案。


我是小帆de妈妈

希望我的读书分享于你也有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eek 7《我的儿子是雨人》—陈 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tt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