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跟我说,确实是太忙了,精力分给孩子太少了,内心充满了愧疚。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家长。但是我不能一直停留在愧疚的阶段,而不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我个人育儿的一些浅薄的观点和简单做法。
先来说说我心态上秉持最基础原则。我觉得人活着最大的动力是未来可期,只要生命还在,你有机会看着一朵花完全盛开,看着一弯月渐渐圆满,你不会因为花落而绝望,也不会因为月缺而沮丧,因为有未来可期。未来可期还表现在你觉得一切都是可以去创造的,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从贫穷变为富有,你可以从平凡中造就伟大,你可以从懵懂步入智慧。如果说要感恩生命,我们更应该感恩神奇的造物主,它使一切那么灵动和富于规律的变化……作为父母,我们也可以通过努力,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逐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当下开始,改变现状。
有了这样的前提,也许你不会再自怨自艾,不会觉得生活对你残忍,不会再陷于亏欠孩子的愧疚之中,因为,未来可期,我还有时间,可以努力去塑造一个人,一些事……
回到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是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的痛,我也深深为之忧伤过。但是我从来没想过要因此成为一个全职妈妈或者换一份清闲的工作,把重心放到孩子身上。
首先,我要成为我,才能影响孩子成为她自己。其次,短时间高质量的陪伴远胜过保姆式的陪伴。再者,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我们必须接受生命中存在一些缺失,孩子也必须面对这样不完美的世界和生命过程。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秉持的观念是“抓大放小”。树立基本的、正确的、朴素的三观,获得令自己和他人幸福的能力,这便是我认为的“大”。至于考名校,搏学历,找什么样的工作,我至少现在不那么感兴趣。她未来所获得的一切都应该和她的能力与品德相匹配,否则,她也驾驭不了她被动拥有的一切。
问我的孩子,你妈妈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她从1岁到6岁,给出的回答一直是两个字——工作。没错,工作是我生活的主旋律,也可以说是大多数人生活的主旋律,不得不说我们人生的意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工作。因为工作,我们感到充实,价值感得以体现。想想若没有一份工作牵绊你、令你稳定,俯仰天地间你如浮萍一般飘零而不知寄身心于何处,一般凡夫俗子是无法面对这样的境遇的。茫然无措是一种绝对的可悲,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所以我热爱工作,跟孩子告别去上班时,我会做出一个加油的手势,兴奋地说:“妈妈要去努力工作了哦!”她有时会回应:“我要努力去上学了哟!”
说说我这个在教培行业从事十四年工作的人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吧。我都不敢用“教育孩子”这个短语,为人母近七载,为人师近十四载, 我依然没有足够的自信说“让我来教育你”这样的话。我顶多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领悟去影响身边的人,那些还比较认可我的观点的人。当今社会,随着网络讯息的迅猛发展,多元的思想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影响或侵蚀着不同角落里的人们。我,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社会人所表达的思想又算得了什么?我所秉持的不过是内心的一点友善,回答那些在某些问题上迷茫的朋友们罢。
对于一个晚上10点左右下班、深夜12点入睡的人,我陪伴孩子的时间在早上。早上7:00左右和她一起起床,陪伴她40分钟,7点40步行送她或目送她去幼儿园。这40分钟无论是玩还是学习,我遵循的原则是让她拥有一个好心情,开启快乐的一天。
她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无论前天晚上睡得多晚,只要第二天上学,她一定准时起床,没有起床气。我也陪她准时起床,无论我前天睡得有多么晚。这源于她对待学习的责任心,不要说孩子天生就具备这样的责任心多好,这样的责任心是生活当中父母和老师潜移默化影响的,一旦养成,终身受益。这里我觉得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做得挺不错的,教规则,且比较严格。孩子幼儿园之外还上了不少兴趣班,有一点我特别注意,就是尊重所有教她的老师,在孩子面前赞美她的老师。毕竟术业有专攻,孩子喜欢老师,她才能喜欢所学的技能和知识。
“妈妈,几点了?”这是她每天早上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如果不到七点她会再睡会儿,到了七点她会立刻坐起身来,揉揉眼睛准备穿衣服。以下是今天早上的情景——
“每天都是你叫我起床呢!你真是个准时的小闹钟”我由衷地赞美她。
她迅速地穿衣,我看她穿衣的熟练程度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穿长腿裤袜的时候,方法和速度令我吃惊。
“你现在穿袜子都这么厉害了,妈妈觉得你独立做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了,上小学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我继续赞美她的迅速和独立。
没想到在我睡眼蒙胧的这段日子里,小丫头的穿衣技能有了巨大的长进。我看着她的小脚丫,回想起刚出生那会才那么点点大,如今跟我的一比,也没小多少了,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今天我约了嘟嘟7点40到校。”她说着就跑出了卧室。
待我穿好衣服出来,奶奶已经帮她扎好马尾,她踩着条小板凳在洗漱台前刷牙。她不爱刷牙,受不了牙膏的味道,只是用清水潦草地刷几下便完事,我提醒:你刷牙还要仔细一点,不能因为妈妈没跟你一起刷,你就偷工减料的,不然等到满口大黄牙再来刷就晚了。她不以为然,已经开始洗脸了。我没有要求她重刷,因为这件事情我觉得不违背原则,我需要做的,就是明天继续带领她一起刷牙,让她照着我的样子来刷。持续一段时间,她就会养成认真刷牙的好习惯。我开始观察她洗脸,她不再像之前那样把毛巾一把抓起来就往脸上一轮乱抹,而是先整齐对折成条状,拧干,细心地擦眼睛、脸蛋、额头、耳后、脖子,两遍之后洗净毛巾,精准地将毛巾甩到晾杆上。把脸盆里的水倒掉候将脸盆归位。“你看我厉害吧?”她扭头对我一笑。
“你昨天阅读了吗?”我指着贴在空调上的《阅读积分表》。昨晚回来的时候,我看到摆在书桌上的幼儿画刊,就知道她已经阅读了,故而要抓紧时间表扬她“言必行,行必果”。然后给她加上10分。至于阅读的质量,此时我不作要求,毕竟识字量还有限,只要她自主读了就是好的。
“你读的有趣吗?”
“有趣啊”,她拉我到书桌边开始翻书分享,“你看,这些都是用蜡笔画的,我知道。”
你瞧,她只是看了图画而已!我不挑剔她,说:“嗯,没错,挺好看的,画的什么呀?”
“画的雨呀!”
“雨是什么样子呢?”
“一滴滴透明的,打在屋顶上。”
“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滴答滴答……”
“那这幅画画的是:一滴滴透明的雨敲打在屋顶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你说得真棒!请你再说一遍吧!”
她开心得地说了一遍之后,便让我和她一起搭乐高,我陪她到阳台开始搭积木,边搭边聊天。
“这积木房子这么复杂你也搭起来了,昨天有个找规律的数学题你不应该错啊?”
“我这个小天才也会出错吗?”她头也不抬,回答令我哭笑不得。
我趁势从她书包里拿出数学作业本,跟她讲了一遍题,她好像对这道复杂一点的找规律的题还没有理解透彻。一看时间,七点四十。
“不好,我约了嘟嘟7:40到幼儿园。”说话开始带哭腔了。
我说那不讲题了,你赶紧去吧。毕竟,掌握数学题和准时赴约,孰轻孰重?
她像一阵风似的把作业收进书包,又换好鞋子,径直按电梯去了。我说我去送你?等电梯时,我问她:嘟嘟也会准时到吗?
“会呀!”她回答我。
“要是他没准时到你会生气吗?”
“我不会的,我们是好朋友。”
“嗯。”我不予评判。
我俩进了电梯,她说:“我们再复习一遍主持词吧!”
昨天我也是送她去幼儿园的路上跟她复习了一遍期末汇演的主持词。一开始她很大声,电梯中途停下,进来了其他人,她便不再发声,难为情地望着我,我笑着继续大声读了我的台词,她依旧没有开口,我便只是用灿烂的笑容鼓励她,等出了电梯后,她自信而甜美的声音在晨光中散开来……我俩就边背主持词边走向幼儿园。
我回家要做的,就是帮她出几道由易到难的规律题,然后告诉孩子奶奶提醒她完成题目和自助阅读,至于家庭作业,她自己会完成并拍照发送群里。我一般还会提前告诉她我回得晚,你不要等我,明天早上妈妈会陪你的,让她安心睡觉。
她不是那种很优秀的孩子,几乎没在测试中得过满分,她上大班才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她见到我的朋友从不主动打招呼,她也会从外面学回来一些坏习惯……但是我愿意宽容、引领和等待,等待她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做一个独立、真实的人。
送完孩子回到家后,因看到有家长给我提出的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疑惑,我回答了之后,就用手机编辑了这段文字。也许有的家长朋友长年在外,一年到头都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但挤出一段短短的时间,和孩子视个频聊个天,把为人最基本、最朴实的精神内涵和爱传递给孩子,这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吧!最后,我想说没有完美的教育,父母秉持着真善美,给予孩子真实、无私的爱便是最高级的一种教育,至于那些方法论,也只有在无私的爱、尊重的爱的基础上去实施,才能发挥它的效能。
以上没有刻意构篇,纯属闲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