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梁山,按照八卦阵位,在西安的乾位方向,所以叫乾陵。这里安息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和她的丈夫李治。这个陵墓很特别,跟中山王刘胜的陵墓比较像,因山为陵,把山体内部掏空做成陵寝,想法挺好的。乾陵也是18座唐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
陕西的帝陵很多,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黄土高坡埋皇帝,多少还是有几分依据的。所以来陕西旅游,多多少少会看一些坟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始皇陵和乾陵了。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一个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带着几分好奇,踏上了去乾陵的路上。在去乾陵的途中,会经过弘法寺及昭陵(唐太宗陵墓),也挺想去瞅瞅的,但景点比较分散,时间有限,晚上还要赶回西安,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进入乾陵园区,先去参观了乾陵三座陪葬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三座墓按照规格从南到北排列,身份高的离主陵更近,里面的陪葬品及墓的规模等级也更高。墓的形制风格差不多,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里面精美绝伦的壁画。一千多年过去了,色彩依旧那么艳丽,尽管部分壁画有风化脱落,但丝毫不影响它的欣赏价值。壁画中仕女丰腴妩媚,可以看出唐代女子以胖为美;骑马狩猎图栩栩如生,仿佛穿越回唐代,身临其境一般。
另外里面出土了很多精美的唐三彩陶瓷,陈列在博物馆供游客参观,件件都是稀世珍品。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壁画和出土陶瓷中有很多胡人造型,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不言而喻了。
参观完陪葬墓,沿着台阶而上,来到乾陵神道。神道两边立了很多座精美石刻,威武轩昂,造型逼真。他们已经在这里屹立一千多年了,静静地守护着这片陵园。石刻上本着有色彩,经过上千年的风吹日晒,几乎已剥落殆尽,但还是能隐约看出涂料的痕迹。里面有石翁仲、石马、石狮、鸵鸟浮雕,每一个都雕刻得生动传神,很佩服那时的工匠。
看到石雕翼马和鸵鸟时,挺惊讶的。石雕翼马外观是波斯马的身形,鸵鸟则是西域各国向唐朝朝贡的贡品,这些异域风情的石雕,侧面印证了唐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当然惊叹的同时也有一些遗憾,石刻中有些头不见了,还有的缺胳膊少腿,但这样的不完美反而更真实。漫步在神道上,抚摸感受这些高大雄浑的石刻,大唐的荣光仿佛又回来了。
除了神道上的石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无字碑了。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对而立,述圣纪碑是记录唐高宗的文治武功,无字碑则是相传武则天为自己所立,但又不刻一字,千秋功过留给后人评说,因此誉满天下。不过现在的无字碑上面其实是有文字的,都是后人游览乾陵时所作,时间跨度从宋朝到明朝,都是书法瑰宝。
现在看来,武则天那时的选择是聪明的。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作为一个女人,即便再有权力,再有威望,她这个皇帝还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她很清楚,自己再强大,也不能轻易地改变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世俗观念,所以交给后人来评价无疑是明智的。后来的历史进程我们大概也知道,晚年的她终究还是把权力的法杖交还给李唐了,或许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神道终点就是主陵所在的梁山了,山不大,圆锥状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从山坡一侧裸露的岩石可以看出来。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山顶,很难想象脚下埋着的两位皇帝。站在山顶,俯瞰四周,视野开阔,山川尽收眼底。正前方不远处可以看到有两座乳峰,山丘上建有阙门,同梁山一起组成一幅画,宛如一位睡美人,性感迷人。山下有一条大川,有山有水,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有句诗写得好:“两帝一陵一世界,三山一景睡美人”,看完此景,再吟这首诗,很有感觉!
在山顶,看着一群游客围着一位老伯,在听他讲乾陵的故事,讲得很有感情,很有趣,毕竟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对乾陵了解比较多。我听着也入迷了,脚下的乾陵更是显得神秘了。
听老伯的讲解意犹未尽,看有农民在卖乾陵的杂志故事书,就买了一本。通过故事书了解到,原来乾陵原始的规模比现在残存的大很多,陵园仿长安城格局设计建造,东西南北分别建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还有外城郭,只是时间久远,那些早已看不到地面的踪迹了。真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啊!
站在山顶,黄土高原的风呼呼地吹着,似乎是在诉说乾陵的前世今生。那时,我在想,一千多年前,这里会是什么样子,那一瞬间,有种想穿越回唐朝的冲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