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在某英语课程中学完后因忘记分享到朋友圈而打卡失败,第二天才发现过来,为时已晚,看着打卡日历黑掉的那一块,欲哭无泪。(关于我对自己的打卡经历剖析可以看这篇文章:烦人!一位每天在朋友圈英语打卡的人的自我剖析)
之前考完研,一是比较闲,二是准备复试的口语,就报了这个课程,99元,坚持打卡一百八十天,就能返你200元。要想打卡成功,除了学完课程,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分享到朋友圈,还不能设置分组可见。
从最开始的认真练习,句句跟读,到后来的狂点下一步、敷衍打卡,前前后后也有90多天,最后忘了什么原因,忘记分享到朋友圈而打卡失败,需要补卡。
补卡条件就比较让人讨嫌,得邀请其他人来参加这个课程,这不是坑朋友吗?我自己都学不下去的课程怎么可能会去邀请别人来学。索性不学了,就当这99元买了教训:冲动消费要不得!
然后,前天(2019年5月13日),微信就发布了公告,说禁止这种诱导分享式的打卡。具体内容看图:



然后,各个课程开发公司都马上做出了反应,就拿我学的那个课程的公司做出了如下反应:

不分享到朋友圈也能打卡!!!刚开始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的是“握草”骂了出来。为什么不提早个五六天呢?不过想着没打卡之后也算是省了不少事,也就释然了。
其实很多人看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还能不能退费,这很明显肯定是要给退费的,不给退费的话,那这个公司肯定做不下去。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微信这个举措的。虽说很多人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分不分享到朋友圈也是自己的事,更何况还有些同学就是想分享到朋友圈让别人看到自己每天都有学习,都有打卡。不是说朋友圈就像一个名片一样吗?这种打卡也能算是一种形象塑造的方式。
但是这东西就有点像微商一样,虽然大部分人可以做到忽视而直接手指滑过去,但是天天发也确实会有点烦人,而且朋友圈里绝大多数都是现实生活中有交集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指不定人家到底会怎样看你。
最后,看到微信的这个举措我很开心,唯一觉得可惜的就是我90多天的打卡和已经交了的99块报名费以及没拿到手的101块奖金。
网友评论